延安精神代代传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对延安精神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延安精神的内涵。新时期,延安成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广大青年、干部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接受教育和锻炼。一、毛主席想念延安人民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陕北各群众团体代表延安各界人民向毛主席致电表示祝贺。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延安各界群众万余人举行庆祝大会并致电毛主席。毛主席接到延安人民两次贺电后,于10月26日复电延安的同志们和陕甘宁边区的同胞们:“接到你们的贺函,使我十分愉快和感谢。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的复电,成为指引延安人民和全国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1951年秋,中央赴北方革命老区慰问团200余人,在团长、民政部副部长刘景范和陕甘宁分团团长、内务部副部长王子宜率领下到延安进行慰问活动。他们给延安人民带来了毛泽东的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毛泽东的题词,成为延安人民和全国人民发扬延安精神的行动和口号。1952年冬,原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杨步浩去北京晋谒毛泽东。毛泽东主席派车把他接到中南海做客,详细询问了延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并让他代向延安人民问好。大生产运动期间,杨步浩是陕甘宁边区著名的劳动英雄,曾为毛泽东、朱德代耕和代交公粮,他像走亲戚一样,经常到毛泽东、朱德家中做客。1943年7月,毛泽东会见杨步浩时对他谈到的农村情况很感兴趣,并让他给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谈谈。毛泽东在给林伯渠的信中写道:石家畔劳动英雄杨步浩“获知乡村情形,很有兴趣。兹转介至尊处,倘有时间,乞为接谈。”“并望招待他们住一晚,第二天回家,因他们离此七十里之远。”建国以后,毛泽东仍惦记故人,在1961年的困难时期,托人给杨步浩捎来几斤白糖和两瓶酒。见物思恩人。在1961年国庆前夕,杨步浩二次进京去见毛主席。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杨步浩,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了解延安的变化,感谢延安人民的问候。1964年7月,延安地委副书记带领延安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到北京汇报工作。时任毛泽东办公室主任的汪东兴知道后对这位副书记说:“主席想念延安和延安人民,想回延安去看看,并问延安有无干部到北京,在未去之前想了解一下延安的情况。我打听到你从延安来,想请你向主席简要地汇报一下延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情况”。7月7日下午6时许,毛主席接见外宾后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延安干部。他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地和延安的同志一一握手。同志们激动地说:“主席好!延安人民想念你。”主席慈祥地笑着说:“我也想念延安,想念延安人民啊。延安现在怎么样?”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着延安的情况。毛主席听后深情地说:“我来北京之后,还没有回过延安,是不好的,再回一次延安就好了。我是应该回延安看看,应该看看延安人民的,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谢谢延安人民啊”。据说1958年毛主席曾准备回延安。1965年准备先上井冈山然后再回延安。这两次都因国事繁忙没有成行。毛主席晚年虽年事已高,仍然想念着延安人民。他让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高智回陕西工作,并嘱咐给他准备一头毛驴,他要骑着毛驴到延安和黄河边走一走,看一看。1973年6月,周恩来回到延安代表毛主席看望老区人民,再次转达毛主席向延安人民的问候。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延安人民万分悲痛,派代表到北京为毛泽东守灵。毛主席情系延安人民,永远活在延安人民的心中。延安人民永远牢记毛泽东主席的教导,用他培育的延安精神建设延安。二、周总理和延安人民心连心周恩来总理十分关注延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