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十二五”规划中对金融业建议的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未来五年金融领域的布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金融业稳健标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一、一个亮点四点延续三项新任务1、一个亮点: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建议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内容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宏观审慎管理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根本目标,将金融业视做一个有机整体,既防范金融业内部相互关联可能导致的风险传递,又关注金融体系在跨经济周期中的稳健状况,从而有效管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最终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在日前召开的“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通过逆周期的审慎监管,将有效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和短期行为,提高中国银行业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并为建立可持续、稳健的中国银行业体系发挥重要作用。2、四点延续:利率市场化、体制改革、监管协调和存款保险制度首先,建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相比,无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是浮动制汇率制度基本都延续了此前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增添了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这一新条款。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储备总量更是突破两万亿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总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也让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如何保证储备资产的安全,如何完成储备资产保值、增值目的,便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今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成重要一步,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标志着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被推到了前台。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领域和运作模式要适时进行调整。因此政策性银行改革是总体趋势。第三,“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特别是面对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了保护金融安全“稳定器”的作用。此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仍是未来五年金融业的一项重要任务。3、三项新任务:国有、地方和国际方面“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等新面孔出现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特别是前两项任务,目前国有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业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自身的管理规范不容小觑;地方融资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的大量出现,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面对这一新情况,尽快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将有助于减少这些问题对经济带来的损害。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除一个亮点、四个延续、三个新任务外,建议中还提出我国金融业还要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上下大力气。二、“十二五”规划中金融改革重点解读1、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求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金融体系会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