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分析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业的区位。教学重点:1.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2.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难点::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业的区位及合理的进行工业布局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过程: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图4.1展现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阅读此图思考工业的投入----产出分别有哪些?1.工业的投入产出投入有: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等原料、零部件等生产过程中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其中部分循环再利用。产出是:各种工业产品。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图4.2)。假设你是政府决策者或厂商决策者,你会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设厂呢?也就是说应重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呢?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2)从政府或厂商决策的角度看,厂址应当选在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理想的厂址应是:原料和燃料(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方便、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实际上:很少有这样的理想场所供选择,但我们知道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样。因此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有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我们根据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主导因素的不同,将工业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区位因素特点有代表性的工业部门厂址选择要求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甜菜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1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例如,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即科技因素在逐渐加强,劳动力素质在逐渐增强,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在减弱。案例1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原料(铁矿)燃料(煤)市场优势区位条件鞍钢鞍山铁矿山西、黑龙江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宝钢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沪宁杭工业基地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活动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点拨:鞍钢选择近动力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点拨: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补充完成图点拨:阅读2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对动力和原料地依赖减弱,缩短了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促进生产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