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1.加深对频数和频率概念的理解,能较为熟练的应用、计算;2.通过具体事例,学会判断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3.通过阅读材料,体会学习本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4.通过在数据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重、难点解析重点难点1.通过具体事例,学会判断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2.加深对频数和频率概念的理解,能较为熟练的应用、计算。3.通过在数据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观察数据,寻找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十个硬币。学生准备复习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初一(2)班要在5名候选人中选出一名同学参回忆、计算、回加校艺术节演讲比赛,由于他们都很出色,最后,班委会决定由全班同学投票确定参赛选手.每个选手所得票数的频数就是,每个选手所得票数的频率是与的比值.[答]:得票数,得票数,总票数.2、小明1分钟内共投篮75次,共进了45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答]:0.63、小芳掷一枚硬币30次,有20次正面朝上,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是,正面朝下的频率是.[答]:20,4、新学期开始,初一(3)班进行投票选举班长,全班52名同学每人投一票,王强得了35票,李斌得了11票,则王强所得票数的频数是,频率是;李斌所得票数的频数是,频率是.[答]:35,,11,答。二、导学师生共同探讨规律。(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表中的数据中分析并找出规律。)总结:(板书)(1)频数的和等于总次数(2)频率的和等于1(3)抛的次数很多时,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说明:硬币随意抛向空中,每次出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机会均等,但并非抛一定的次数后正面朝上的频数总是占一半,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只能随着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作一个猜硬币正反的游戏,(教师掏出硬币,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气氛)教师指出:硬币落定以后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出现,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你猜它会出现正面还是反面?你能保证每次都猜中吗?为什么?提问:(投影或小黑板)假如抛硬币10次,有2次出现正面,8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出现反面的频数是;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出现反面的频率是。2.让学生亲身经历,试一试他们所得到结论的正确性。由老师做“抛硬币”的游戏,学生记录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数,填入表中。(书P186)(小黑板)仔细观察记录下的数据,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言。2.回忆、交流。3.观察、计算、思考、探索。4.积极发言,思考、回顾。.)3.对上述问题进行推广:如果掷子,掷的次数很多,出现一点、二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的频率分别接近,,,,,。4.(投影或小黑板)推介候选人和最喜欢的节目,用调查法;调查同学们的生日或者去年植树节我们种下的树木现在还存活多少,用调查法;(可先让同学回答如何去调查,教师再总结,给出正确的方法名称。强调运用民意调查法去收集数据的具有特征: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个性、意向。实地调查法强调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客观事物进行实地调查。要借助媒体调查的数据用媒体调查法)不过有时实地调查会很困难,需要采用别的调查方法,比如,利用报刊杂志或者网络等媒体来查询,象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夺取的奖牌数。学生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要用到民意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媒体调查法。(积极鼓励)除了这三种调查方法外,还能举出一些其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吗?(教师提示,师生共同系统归纳)三、典型例题[例1]将一枚硬币随意地抛向空中,硬币落定以后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出现: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假若抛硬币20次,有8次出现正面,12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多少?出现反面的频数是多少?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多少?出现反面的频率是多少?[解] 抛硬币20次,正面出现8次,反面出现12次.∴出现正面的频数是8,出现反面的频数为12;出现正面的频率=(或0.4或40%)出现反面的频率=(或0.6或60%)[点评]硬币随意抛向空中,每次出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机会均等,但并非抛一定的次数后正面朝上的频数总是占一半,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只能随着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次数2783环数10987[例2]一个射手连续射击20次,其射击情况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