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二、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四、教材分析:本节是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二课时,它是在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种方法,为以后进行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节在本章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六、教具:幻灯片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师出示幻灯片一:计算:(1)(-17)+(-7)(2)(-12)+9(3)(+9.7)+(+2.8)(4)(-1.25)+1.25(5)3.75+2.5+(-2.5)(6)教师引导学生看第5小题中,2.5和-2.5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第6小题中与-有什么关系;-与-是同分母的负分数,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吗?如果能,请学生回忆一下,这符合什么运算律。师出示幻灯片二: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前四小题,笔算后两个题材,然后找学生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口答结果前四小题是复习和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后两题是为引入新课做准备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探索新知讲授新课计算(1)5+(-13)(2)(-13)+5(3)(-4)+(-8)(4)(-8)+(-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两题,(3)(4)两题,它们的结果有怎么样的关系?能用什么符号把(1)(2)两式,(3)(4)两式连接起来呢?然后教师试着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所得的结论。师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a+b=b+a2、提出问题:计算:(1)[3+(-8)]+(-4)(2)3+[(-8)+(-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到:[3+(-8)]+(-4)=3+[(-8)+(-4)]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上述规律,师点评后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即加法结合律:(a+b)+c=a+(b+c)3、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先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运用结合律进行运算。看下面题目,教师板书:16+(-25)+24+(-32)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后,板书解题过程,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同时追问每一步的理由根据。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回答计算结果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规律学生充分思考,寻找解题思路和每一步的理由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到主动探索中,感受到学习与探索的乐趣。能够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三:计算:(1)23+(-17)+6+(-22)(2)5+(-6)+3+9+(-4)+(-7)(3)-24+(-3.7)+(-4.6)+5.7教师巡视指导,找两个第三小题做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解题方法,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总结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解题教师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达到反馈的目的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幻灯片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13+(-)+17(2)3+(-2)+5+(-8)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道题与前面的题目比较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五:下面我们再看一个题目:+7+5-4+6+4+3-3-2+8+110袋小麦称重记录以每袋9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总计量是超过多少千克或是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教师引导学生:这是个实际问题,如何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呢?然后启发学生列出等式。师生互评。学生研究讨论寻找解题方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研究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清楚加法运算也适合有理数中的分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学习总结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它是对小学数学算术中加法交换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