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8页第一章矿井空气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地面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入井下,供给人员呼吸,排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一个良好的矿内气候条件,从而保障井下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所以,矿井空气的质量和数量是反映矿井通风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章重点阐述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井下常见的有害气体,空气成分和有害气体的安全标准及测定方法,矿井的气候条件,风速、风量测定等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矿井通风理论奠定基础。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尽管随时间、地点和海拔高度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一般将不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20.96%)、氮气(79%)和二氧化碳(0.04%).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由于受井下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生产因素的影响,与地面空气相比,矿井空气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有:氧气含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在矿井通风中,习惯上把进入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之前,空气成分或状态变化不大的风流叫做新鲜风流,简称新风,如进风井筒、水平进风大巷、采区进风上山等处;经过用风地点后,空气成分或状态变化较大的风流叫做污风风流,简称污风或乏风,如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矿井回风大巷、回风井筒等处。尽管矿井中的空气成分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主要成分仍同地面一样,由氧气、氮气和第2页共38页第1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8页二氧化碳等组成。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一)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05。氧气是很活跃的化学元素,易使多种元素氧化,能助燃。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人体内不断汲取食物和吸入氧气,通过氧化作用,进行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而维持的。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一般情况下,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0.4L/min;在工作时为1~3L/min。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氧气浓度降低时,人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严重者会缺氧窒息甚至死亡。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1-1所示。表1-1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氧气浓度(体积)/%人体主要症状171510~126~9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和强烈心跳呼吸及心跳急促,无力进行劳动失去知觉,昏迷,有生命危险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可能导致死亡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氧气浓度要有所降低,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人员呼吸;煤岩、坑木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煤岩和生产中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等。第3页共38页第2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8页在正常通风的井巷和工作面中,氧气浓度与地面相比一般变化不大,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但在井下盲巷、通风不良的巷道中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应特别注意对氧气浓度的检查,以防发生窒息事故。(二)氮气(N2)氮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不能供人呼吸。氮气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当空气中的氮气浓度增加时,会相应降低氧气浓度,人会因缺氧而窒息。在井下废弃旧巷或封闭的采空区中,有可能积存氮气。如1982年9月7日,我国某矿因矿井主要通风机停风,井下采空区的氮气大量涌出,致使采煤工作面支架安装人员缺氧窒息,造成多人伤亡事故。矿井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有机物的腐烂;天然生成的氮气从煤岩中涌出等。(三)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52,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毒性,易溶于水。新鲜空气中含有的微量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