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3页《数据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授课老师:凌建华复习资料说明:1、复习资料主要讲解《数据通信原理》第二、三、四章的内容。其它章节的考点,学员可以参照《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中的习题进行复习,其中打“*”号的作业题为重点。2、标有“”的内容为重点内容3、在复习资料中,部分知识点与《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中的习题相对应。请学员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结合起来。第二章概论第二节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一、数据通信系统的概念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端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二、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参见教材P39图2-1)(要求能画出这个图)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中央计算机系统1、数据终端设备(DTE)·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数据数据信号·传输控制器——主要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即传输控制),包括差错控制、终端的接续控制、传输顺序控制和切断控制等(完成这些控制要遵照通信协议)。2、数据电路·传输信道——为数据通信提供传输通道·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简答题第2题)——是DTE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接口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来自DTE的数据信号进行变换,使之适合信道传输。当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时,DCE是调制解调器(MODEM),发送方将DTE送来的第2页共43页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3页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将其频带搬移到话音频带上(同时变成模拟信号)再送往信道上传,收端进行相反的变换。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是数字接口适配器,其中包含数据服务单元与信道服务单元。前者执行码型和电平转换、定时、信号再生和同步等功能;后者则执行信道均衡、信号整形等功能。3、中央计算机系统主机——进行数据处理通信控制器(又称前置处理机)——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其作用与传输控制器相同。数据电路与数据链路的关系——数据链路由数据电路及两端的传输控制器组成。只有建立了数据链路通信双方才能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通信。第三节传输代码常用的传输代码有:·国际5号码IA5(7单位代码)——ASCII码(常在后面加1位奇偶校验码)·国际电报2号码ITA2(5单位代码)·EBCDIC码(8单位代码)·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7单位代码)第四节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一、工作速率——衡量数据通信系统通信能力1.调制速率(又称符号速率或码元速率)NBd(或fs)定义——每秒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单位为波特(Bd)。公式:NBd=1T(T为符号间隔)[注:《数据通信原理》中习惯用T表示符号间隔;而在《数字通信原理》中的T则为抽样周期。请不要混淆。]2.数据传信速率(简称传信率)R(或fb)(《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计算题第1题)定义——每秒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个数或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为bit/s等。数据传信速率与调制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NBdlog2M第3页共43页第2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3页例:设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833×10−6s,当采用4电平传输时,求数据传信速率和调制速率。解:调制速率为NBd=1T=1833×10−6=1200Bd数据传信速率为R=NBdlog2M=1200log24=2400bit/s3.数据传送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在数据传输系统的相应设备之间实际传送的平均数据量,又称有效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比特/秒(bit/s)、字符/秒或码组/秒。实际的有效数据传送速率是小于数据传信速率的。二、有效性指标——频带利用率定义——η=系统的传输速率/系统的频带宽度(B)(2-3)即η=NBdBBd/Hzη=RBbit/(s⋅Hz)三、可靠性指标——传输的差错率常用的有误码率、误字符率、误码组率等。它们的定义分别为:误码率=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数/总的发送比特数(2-1)误字符(码组)率=接收出现差错的字符(码组)数/总的发送字符(码组)数(2-2)例:某数据通信系统调制速率为1200Bd,采用8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