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VIP免费

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_第1页
1/7
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_第2页
2/7
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_第3页
3/7
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近几年,伴随着社会对智能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由国外流传进来,当它刚刚走近我们时,陌生和无从入手常常伴随我。然而,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在多元智能和《纲要》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明显的感受到了班级里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尤其是我自己身上所发生的可喜的变化与成长。首先,多元智能理论让我真正的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聪明之处,也都有着超出众人的能力。就拿我们小班的30个幼儿来说,有的孩子口齿伶俐,就像惹人喜爱的八哥鸟,但是动手能力平平;有的孩子心灵手巧,遗憾的是语言表达上常常词不达意;有的孩子对数字特别敏感,唱歌时却像一张坏了的唱片——跑调;也有的孩子坐不住、站不停,对花草虫鸟却能“研究”上半天⋯⋯真是没有人全能,也没有人无能。以前我会常常因为写孩子们的《成长手册》而烦恼,特别是取掉那些各方面都比较好的,以及身上问题特别多的孩子以后,留下来的那些“中间阶层”的孩子,似乎他们平平如一的表现让你一次就可以写完,而且他们又似乎都长着一张同样脸,让你看了难分彼此。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后,再仔细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时,我的感觉和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觉得现在班级中的孩子比以往任何一届孩子都可爱、出色,那是因为我找到了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强项智能。当我在写每个幼儿的《成长手册》时,烦恼没有了,有的却是写不完的话题。以往千篇一律的词句再也无法从字里行间中找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篇篇富有个性的幼儿成长轨迹记录,家长也更乐于和我交流了。以前《成长手册》发下去,常常需要我催着家长交上来,不少家长还会对我说同样一句话:“老师,我们写什么?可以不写吗?”。现在成长手册发下去,第二天家长就会积极地将反馈写好了交来。李懿婷小朋友的家长说:“只要看到孩子回家时手里拿着这本本子,我们就会把吃饭、看电视等其他事情都搁在一边,在第一时间里相互传阅,并写下我们要对老师说的话,我1们觉得这是一件最开心事!”潘诗弘的爸爸看见我给别的小朋友《成长手册》,马上就问:“老师,我们弘弘的《成长手册》呢?”如果我不是每天要面对30个孩子的话,如果我有足够时间的话,我真想为每个孩子每天记下一点,因为家长的快乐,也是我做老师的快乐。一本小小的《成长手册》,使我的思想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观,家长的想法也有了天壤之别,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看孩子的眼光不同了,写孩子的切入点不同了,因为再淘气的孩子也有了他的闪光点。家长们能在《成长手册》中了解到老师在关注他们的孩子,能看到孩子的未来与希望,因而与老师产生了共鸣,于是,他们拿起笔与老师交流。以前常常因为不知道写什么而烦恼,现在是常常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写而伤脑筋。其次,多元智能是一个理念,要落实多元智能教育的理想与做法,我觉得作为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传统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任务者,多元智能教师则是唤醒智能的启发者;传统教师是权威者,多元智能教师则是设计者、辅导者、观察者和协助者。明白了自己的角色,站在唤醒智能启发者的位置上,把握住《纲要》中所提出的整和性、开放性和启蒙性的指导思想,我们才能设计符合多元智能理念的活动,提供幼儿完整的学习模式——“主题探索”。主题探究活动大多局限于中大班,我个人也觉得在小班进行“主题探索”有诸多不便,比如: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深度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让孩子获得知识,得到发展。然而,学习了多元智能的理论,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后,我自己否定了原来的我,在实践中得到了收获,在理论上有了一次飞跃。刚刚接到现在的新小班时,我根据幼儿刚入园的情况,预设性地开展了“我爱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学到了一些知识、技能,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在各项活动中都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知道:幼儿园里可以学到很多本领,所以来幼儿园很开心。记得幼儿新入园的第四天,我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一新的幼儿园里,到处充满了浓浓的民间艺术氛围,我从熟悉环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