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10.1导体设计选择的原则10.1.1导体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维护、短路状态的要求,绝缘导体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10.1.2环境条件(1)选择裸导体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表10-1的规定。选择裸导体的环境温度表10-1安装场所环境温度(℃)最高最低屋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屋内该处通风设计温度注1.年最高(或最低)温度为一年中所测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多年平均值。2.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最热月每日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取多年平均值。3.选择屋内裸导体的环境温度,若该处无通风设计温度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2)选择导体的相对湿度,应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3)选择导体的最大风速,可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设计最大风速超过35m/s的地区,在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中,宜采取降低电气设备的安装高度、加强设备与基础的固定等措施。10.1.3导体截面的选择导体截面选择基本原则1.按允许载流量选择2.按允许电压降选择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4.按机械强度选择5.按短路动热稳定校验。(1)设计所选用的导体,其长期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进行修正;当采用多导体结构(如导体并联),应计及邻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对屋外导体,尚应计及日照对其载流量的影响。题目:选用导体的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该回路的(B)A短路电流有效值B最大持续工作电流C短路全电流D接地电流题目:按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裸导体截面时,导体允许载流量,应按(A,B,C,D)进行修正。A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B所在地区的环境温度C多导体结构的邻近效应D多导体结构的热屏蔽效应(2)按允许电压降选择导体时,线路允许电压损失1)高压线路:自供电的变电所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或末端受电变电所一次测入口的允许电压损失,为供电变电所二次侧额足电压(6kV、10kV)的5%。2)低压线路: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的电压损失一般额定配电电压(220V、380V)的4%。一般低压线路总的允许电压损失为5%,故建筑物内线路允许的电压损失约为1%。电压损失计算基本公式:Δu=√3I(Rcosϕ+Xsinϕ)10UN式中UN____系统标称电压(kV);I______负荷电流;Cosϕ___-负荷功率因数;R、X______阻抗元件的电阻、电抗()。(3)较长导体的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Sj=I/j式中Sj_____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的导体截面,mm2;J______经济电流密度,A/mm2。(4)按机械强度选择:软导体(软导线)允许的最小截面有专门规定,如架空裸导线铝>16mm2,铜>10mm2;穿管绝缘线铝>2.5mm2,铜.>1.0mm2等。(5)按短路动热稳定校验导体验算导体动稳定、热稳定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应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计算。验算导体用的短路电流,应按下列情况进行计算:1)除计算短路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外,元件的电阻可略去不计。2)在电气连接的网络中应计及具有反馈作用的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导体的动稳定、热稳定可按三相短路验算,当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验算。验算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当主保护有死区时,应采用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应采用相应的短路电流值。题目:验算导体动热稳定所用的短路电流(B)A应按设计规划容量计算B应按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C可仅按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确定D应按电力系统目前的最大短路电流题目:导体的动热稳定可按(D)验算。A三相短路电流B两相短路电流C单相短路电流D按上述三项中最大者题目:验算导体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时间,主保护无死区时宜采用(C)。A主保护动作时间B后备保护动作时间C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叫器全分闸时间D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用高压限流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可根据限流熔断器的特性验算其动稳定和热稳定。裸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0℃,在计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