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7页共14页(单元教案首页)单元标题:第二章矿井火灾防治教学时数:(12)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矿井火灾防治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开采技术预防自燃发火、通风措施防治自燃发火、介质法防灭自燃发火、矿井火灾处理。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2学时)第二节开采技术预防自燃发火(2学时)第三节通风措施防治自燃发火(3学时)第四节介质法防灭自燃发火(3学时)第五节矿井火灾处理(2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矿井火灾发生的基本要素、矿并火灾的分类、煤炭自燃发火、矿井火灾的危害、火风压、矿井火灾防治的技术途径、开采技术预防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通风防治自燃发火措施、介质法防灭自燃发火、灌浆防灭火、凝胶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惰气防灭火、泡沫防灭火等灭火方法以及矿井火灾处理措施;难点是介质法防灭自燃发火。课后作业:复习题课后体会:第48页共14页第47页共14页图2-1-1煤自燃发展过程示意图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8页共14页第二章矿井火灾防治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一、矿井火灾发生的基本要素(1)热源。(2)可燃物。(3)空气。二、矿并火灾的分类(1)根据不同引火热源,矿井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热源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是由于煤炭等易燃物质在空气中氧化发热并积聚热量而引起的火灾。(2)根据不同发火地点,矿井火灾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煤工作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和硐室火灾。(3)根据不同燃烧物,矿井火灾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和煤炭自燃火灾。三、煤炭自燃发火1.煤的氧化自燃过程其过程如图图2-1-1所示。煤炭自燃一般要经过3个时期:(1)潜伏期。(2)自热期。(3)自燃。井下发生自燃发火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可被人感觉的征兆:(l)嗅觉。(2)视觉。(3)感(触)觉。2.煤炭自燃的条件从煤的氧化自燃过程可以看出,煤炭自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49页共14页第48页共14页图2-1-2采空区散热、自燃、窒息三带分布示意图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9页共14页(1)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2)连续的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地发展;(3)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散失。3.煤的自燃发火期从理论上讲,煤层的自燃发火期定义为:从发火地点的煤层被揭露(或与空气接触)之日起,至出现《矿井防灭火规范》中定义的有关现象之一,或温度上升到自燃点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叫煤层的自燃发火期,以月或天为单位。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是指在最有利于煤自热发展的条件下,煤炭自燃需要经过的时间。4.影响煤炭自燃发火的因素煤炭自燃发火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煤的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自燃的固有特性,是煤炭自燃的内在因素,属于煤的自燃属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3类:I类为容易自燃,II类为自燃,III类为不易自燃。煤的自燃倾向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煤的变质程度。②煤的孔隙率和脆性。③煤岩成分。④煤的水分。⑤煤中硫和其它矿物质。⑥煤中的瓦斯含量。(2)煤层的赋存地质条件①煤层越厚与倾角。②地质构造。③煤层埋藏深度。④围岩的性质。(3)开拓系统开采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煤层时,开拓系统布置十分重要。有的矿井由于设计不周,管理不善,造成矿井巷道系统十分复杂,通风阻力很大,而且主要巷道又都开掘在煤层中,切割煤体严重,裂隙多、漏风大。因而,造成煤层自燃发火频繁。(4)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对自燃发火的影响主要有回采时间的长短、采出率的高低、采空区的漏风状况以及近距离煤层同时开采时错距和相错时间等。(5)漏风条件只有向采空区不断的供氧,才能促使煤炭氧化自燃,即采空区漏风是煤炭自燃的必要条件。对于“U”型通风系统的采空区,按漏风大小和遗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将采空区沿推进方向分为三个区域:窒息带Ⅲ(不自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