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山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龚汉淮审核人:审批:授课人:使用班级:三年级数学使用时间:课题:秒的认识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应用。(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品德。重点和难点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1.借助主题图创设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倒计时的情境。师: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师:我们刚才数出的10、9、8、7、6、5⋯⋯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呢?(看+想).引出课题—秒的认识。1、认识各种钟表上的秒。(1)、组织学生分小组观察钟表、电子表、秒表等,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2)、让学生先组内交流,然后再班上汇报。1、建立时间观念“秒”。组织学生跟着秒针走动拍手、跟着电子表数数,初步体验一秒的长短。2、引导学生探究时间单位分和秒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观察:钟表上的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几格?说明什么?)3、建立时间观念—分。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想+做)一节课即将结束,在这四十分钟时间里,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和2题。巩固小结(10分)小组探究(18分)初感新知(10分)下课教学素材情景导入(2分)管山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龚汉淮审核人:审批:授课人:使用班级:三年级数学使用时间:课题: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目标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估算。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估算。教学准备:时钟模型、课件.猜谜语:1、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引出课题:“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看+想)教学“例1”:2时=()分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后,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想+做)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巩固小结(10分)小组探究(18分)初感新知(10分)下课教学素材情景导入(2分)管山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龚汉淮审核人:审批:授课人:使用班级:三年级数学使用时间:课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目标1利用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复习引入:1分=()秒4时=()分9分=()秒5分=()秒8时=()分10时=()分(看+想)1、教学例2(1)出示例2的主题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