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讲解]1.人类文明的演进的四个阶段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环境问题⑴环境自净能力⑵环境污染的产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环境问题的分布⑴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城市地区:乡村地区:⑵不同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也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和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间、人与生物种群间、国家地区间共享资源和环境。②持续性原则: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③共同性原则:大气、海洋、生物资源均属于全球共有,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全球整体协调解决。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严重的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7.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用心爱心专心比较项目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持续发展阶段人类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态度环境响应人类社会废弃物物质能量环环境境①④②③③④(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态农业。[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2.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A.近20年来B.采猎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农业文明时期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A.大气污染,水体污染B.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C.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D.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发展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协调问题5.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A.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判断6-8题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C.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恶化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7.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用心爱心专心8.图中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9.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放射性污染⑤噪声污染⑥土壤污染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0.关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①只有生态破坏而没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②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和农业生产活动不合理形成的③范围小,问题严重,主要呈现点状分布的特点④解决和治理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一定比城市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有()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而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2.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B.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环境污染C.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D.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不断蔓延1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企业,违背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14.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