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师和学生(特别重要)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非常重要)一.教师的概念1.教师的概念: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2.教师的根本任务(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二.教师职业性质(一)教师职业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地位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二)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书)2.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里宁(育人)3.人类潜能的开发者(开发潜能)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三)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1.非职业化阶段“学在官府”、“以吏为师”、“以僧为师”——没有专门的教师2.职业化阶段私学3.专门化阶段:量师范教育机构:世界:法国我国:清末,上海-盛宣怀-“南洋公学”4.专业化阶段:质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1995你那,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三)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理解后的选择题)管理类型:强硬专断、仁慈专断、放任自流、民主管理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6.“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教师应该反思自己三.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复杂性和创造性(二).连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三).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间长、见效慢间接性:教师通过学生对社会起作用(四).主体性和示范性(五).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的表现(多):性质、对象、任务、过程、手段创造性的表现: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3.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定向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作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及时、恰当、有效的措施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四,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教师的劳动价值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耗费劳动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他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五.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二)教师的知识素养(三)教师的能力素养(四)职业心理健康(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四个“对”)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职业道德的和核心)3.对待他人: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要求:(简答题,特别重要)1.把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2.把爱与尊重信任结合起来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给他们改错的机会)6.解放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7.对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二)职业知识素养(选择题)1.政治理论修养2.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专家与教育新手的差距)全全理解保尊严记忆推荐(三)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教学能力4.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能力(较高地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