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科技合作对接项目清单(第二稿)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对接单位实施地点任务目标责任专家责任领导1组建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建三江)试验站在建三江农垦分局建立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建三江)试验站,搭建协作研究平台。针对垦区水稻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开展协作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提高垦区水稻生产技术水平。2010年,双方拟在建三江组织垦区重点农场及主要技术人员开展针对农垦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讨,及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研讨与培训等活动。建三江农垦分局、七星农场、建三江科研所七星农场双方合作建设建三江综合试验试验站,开展水稻生产技术研讨和培训1次。朱德峰廖西元2组建中国农科院粮食作物增产资源高效利用长期综合试验站(名称待定)研究、解决垦区土壤环境质量安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天然湿地保护等科学问题将是垦区粮食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水稻所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总局科研育种中心等与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等合作研究红星、八五七、新华、赵光、克山等农场建立长期综合试验站,形成一系列技术体系郝卫平梅旭荣3水稻钵型毯状秧苗机插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在建三江、牡丹江、红兴隆、宝泉岭、齐齐哈尔等分局示范推广我所研发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解决普通机插秧苗素质差、机插伤秧重、返青慢及均匀性差等问题,实现水稻机插高产、稳产,提高机插效益,预计示范应用面积100万亩。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八一农垦大学水稻育种研究室、总局科研育种中心及建三江农业科研所与中国农科院水稻所等合作研究七星、浓江、创业、八五○、八五二、八五六、八五九、新华、铁力、查哈阳等农场研发新型适用秧盘,提出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及机插集成技术,示范增产5-15%朱德峰、陈惠哲廖西元4水稻机插解决水稻机插秧壮秧培育,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八浓江、七提出机插秧壮秧培育和机朱德廖西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秧技术及高产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缩短机插秧返青时间,提高机插秧均匀度等问题,研究寒地水稻高产稳产栽培集成技术,低温预防技术,主要病虫害控制,及有机优质大米生产技术等。一农垦大学水稻育种研究室、总局科研育种中心及建三江农业科研所与中国农科院水稻所等合作研究星、八五○、八五二、新华、铁力、查哈阳等农场插技术,防低温冷害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峰元5超级稻高产机插秧技术示范选用超级稻品种,以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为核心,建立标准化育秧技术,定位定量机插秧技术,群体优化与定量调控技术组装集成的超级稻高产机插秧技术万亩示范。建三江农垦分局浓江农场浓江农场建立超级稻高产机插秧技术,万亩示范亩产600公斤,核心区亩产700公斤。朱德峰、陈惠哲廖西元6水稻机插秧技术及高产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解决水稻机插秧壮秧培育,缩短机插秧返青时间,提高机插秧均匀度等问题,寒地水稻高产稳产栽培集成技术,低温预防技术,主要病虫害控制、有机优质大米种植技术等。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水稻所、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七星农场、八五0、八五二、新华、铁力、查哈阳等农场。①以适宜机械化作业和高产综合目标为导向,在现有的高产量品种中筛选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1~2个。②从种植密度、移栽时间、适合机械化作业性、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减少损失等方面考虑,筛选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和机械作业工艺,研究制定水稻机械化栽植农艺技术规程。③按照高效、经济、实用的原则,研究开发适合北方寒地水稻的精准对格育秧播种装备、新型毯钵一体化秧苗、高效毯钵一体化秧苗栽植机。④根据当地的生态类型、生产特点、社会经济条件,提出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种植机械化的典型技术模张文毅、于林惠陈巧敏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式。⑤通过筛选、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