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后感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深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从作者的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文明的是人类,毁灭文明的也是人类。其实,甚至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地方,人们正在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例如,在中东,在印度,以及在阿富汗等地人们还在互相厮杀。我们在作者游历文明古国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文明的毁灭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和平是我们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唾弃的。所以我们应该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这是我们一直持有的观点。再让我倾听这神州大地的呼声,让我触摸这个古国苍老的灵魂。终有一天,我会伫立在咆哮的黄河旁。任凭飞溅的黄河水沾湿我的衣脚,让我同这个民族一起流泪,让我感受奔流不息历史长河。历史与山河同在,千年不倒。针对于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的有关于人类文明的问题,看起来与我们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而努力。而真正把这些义务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工作,去为这些“大”问题尽力贡献自己的“小”努力。第二篇:《千年一叹》读后感《千年一叹》读后感读完余秋雨的这篇《千年一叹》,我思绪万千,感触颇深,故写此文章以发我内心之感。《千年一叹》这本书写于20世纪末即将踏入21世纪时。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次活动——“千禧之旅”,余秋雨应邀其中。他们这次远行是探索追求世界古文明遗迹,从而更好的认知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更好的掌握文明一路走来的轨迹,更好的描绘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文明图谱。他们坐着吉普车用车轮碾过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这些国家曾经是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俩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的发祥地。但现在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第1页共8页以前我也未曾到过上面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余老师笔下所描绘的这些国家时,都令我大吃一惊。希腊人与埃及人的懒散与邋遢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他们不必像我们一样整天像机器一样工作,不必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必考虑生活的压力,每天只是闲散的活着。虽然这样的生存状态不能全盘否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必将被现代文明所取代湮埋。在德尔菲阿波罗神殿外侧刻着塔列斯的一句传遍世界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不知现在的希腊人是否真正的认识了他们自己。如果文明像人一样需要休息的话,也许埃及人民在建造了金字塔之后累了,需要恢复元气。每个人都知道耶路撒冷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不同文明本可多元共处,但当他们的终端型存在近距离碰撞时,却会产生悲剧。耶路撒冷正是被迫收纳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太多的终端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它是犹太王国的首都,是默罕默德登天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地方。耶路撒冷我不知人们还要蹂躏到你什么时候,我能听到的只有你留给世间无尽的叹息。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人们背负了太多的历史,以至于无法喘息才导致了现在的僵局,那就让我们多一点遗忘吧,这可能就是拉宾最愿看到的结局。我对约旦的印象不是很深,但安曼这个城市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一丝烙痕的。因为它太干净了,不仅仅是因为它没有垃圾,没有标语,没有断垣残壁还有它那不事声张的低调。这样小的国家能在侯赛因国王的领导下变得有声有色实在不易。我个人是十分崇拜侯赛因的,我想即使你没听过约旦也应听过侯赛因这个人,在他生前有如此业绩也就算了,然而死后也是那样的令人敬仰——他的坟墓仅仅是2平方米的沙土。伊拉克与伊朗位于俩和流域,曾经有过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巴比伦当年是何等繁荣而现在呢却是一片凄凉,难道先人留下来的远古文明到此就要终结吗。这里失学儿童太多太多了,当温饱都成为一个问题时如何让他们继承那些优秀的精神成果。提到巴格达我想你们第2页共8页肯定想起了《一千零一夜》,那些美丽的故事伴随着我们长大,充实了我们的童年。国王每一天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