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政府》读后感《再造政府》读后感邹轶君《再造政府》是一部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作者戴维·奥斯本被称为政府再造的大师,他在本书中系统全面阐述了再造政府的战略路线图和实践中的运用。虽然案例多来自于西方国家,但很多仍值得我们借鉴参考。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均开始推行政府体制改革和行政革新,成为时代风潮,改革创新措施层出不穷,政府体制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丰富。本书的"再造政府"便是新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企业化政府"的精神。历史总在重演,重读经典著作,每一次都有新的启示。什么是政府再造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新发明,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对全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科层制政府显得迟钝和不适应,导致政府开支大、经济停滞、财政危机、福利困境、政府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严重等种种问题。而此时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经验与政府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企业的高效率和发展速度让政府望尘莫及,有了参考群众便有了期待。各国政府在困境和压力下采取了措施,探索建立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和行政效能,满足公众的期待。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是"政府再造".奥斯本认为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和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从书中可以明显感到,作者说的这种再造,就是要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创建企业化政府,使政府具备创新能力和应付各种挑战的能力,适应当前和未来环境的变化,提高政府的绩效。倒不是说让政府像企业那般去追求利润,而是要求政府抛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企第1页共4页业经营管理理念注入政府的部门中,像企业那样以顾客为导向为中心,以创新和竞争的态度使用资源,向社会提供服务。各国的政府再造实践政府再造一词揭示出政府改革的本质,改革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政府外部关系的变革。确实在那个年代,各国遇到了共性的困难,美国、英国、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政府再造"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运动,指定时任副总统戈尔主持改革,以企业化政府理论为指导,提出创建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其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一是强调顾客导向,重视市场机制,减少政府直接管辖;二是简化政府规制和程序,实现"去官僚化";三是明确职责明确目标,充分的授权赋能,增强政府的适应性;四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英国向来是比较激进的与众不同的,从脱欧一事便可见一斑。当年在撒切尔和梅杰任首相期间,英国政府做了激进的政府改革,他们的主要措施是问题导向的,以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一是大幅度精简人员,二是将公共事业转移给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三是成立"效率小组"对各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改革建议,四是实行分权式财务管理改革,强调管理者的资源作用能力,五是把服务提供和执行职能从决策部门中分离出来,并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和管理自主性,六是定期检查执行机构的职能和绩效,以确定是否将整个执行机构和某些部门予以撤销或出售,七是以公民顾客为导向,公开公共服务的服务标准,接受全民监督,将人民纳入顾问机制。新西兰虽远离欧美,但其行政改革在西方国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其改革也带有系统、全面、深刻和激进的特征,被许多国家公认为公共部门改革的典范。他们的原则是国家或政府不介入社会和私营企业能够有效经营和运作的任何领域;保留在公共部门内的商业性组织按照私营公司的形式建构和运作;政府部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明确;政府部门的职权和责任不能冲突和交叉;政府活动的成本由市场因素来决定,第2页共4页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应由购买者的需求来决定。我国的"政府再造"在西方诸国用改革大潮摧毁了旧的结构和体制,实现了政府机构的分权化、小型化、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