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年高考-----客观题------12题(附答案)1----2010·全国卷ⅠT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B.84,80C.84,64D.84,100【答案】C【解析】本题先计算实行零关税前M商品的价值量,因为关税5%,本外币间汇率比为1:8,所以用N过货币表示为10元×(1+5%)×8=84元。实行零关税后,因为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此时商品单价用人民币表示10÷(1+25%)=8元,用N国货币表示,因为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所以是8×8=64元。2--------2011·全国卷ⅠT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2011年该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价发生变化,因为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所以变为132÷(1+20%)=110元;该企业的产量提高10%,变为11万件,根据价值总量计算公式为单价×商品数量,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0元×11万件=1210万元。3------2012全国卷ⅠT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答案】C【解析】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与金属货币比起来,纸币的制造成本更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二是纸币能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题的设问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独家解析河北政治鲁立成金典政治工作室①说法错误,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执行贮藏手段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块,③使用范围广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所以排除①③,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纸币的优点。4-----2013·全国卷ⅠT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产量增大,低价销售,收入下降。“丰产不丰收”是因为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即使农民低价销售,需求量也不会实质性的增加多少。这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的知识点。因为是低价销售,所以变化之后的价格下降,①和③显示的是变化后价格上升,排除①和③。④不合题意,材料讲得不是需求量的变化,答案选B。[考点定位]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点。35、-----2013年课标2--12T-------.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生产,故A项正确;B项中的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排除;C项与题目无关,排除;财政支出形成的是社会需求增加,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6、------2014年课标Ⅰ卷-T1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