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正面管教》读后感——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实验一小付于镧暑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者”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第1页共3页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第2页共3页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