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选择(上)2010-4-30摘要:金融危机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如何通过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来缓解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对影响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考虑外汇储备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综合考虑我国的贸易结构、外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和汇率制度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最优币种结构配置,提出了中国当前合理的储备币种权重,并提出从长期看应逐步减持美元、增持欧元、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关键词: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资产组合,人民币国际化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一再创出新高。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2006年2月底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6年10月底,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399万亿美元,占全球储备的比重达到30.7%。短短12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了近20倍。如此快速的增长给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除了外汇储备的增加最终会促成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并存在巨大的机会成本外,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还存在着贬值的风险。这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过于单一,美元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而其它储备币种占比过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平均占比为65%。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公布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但普遍认为美元的占比应高于世界平均占比,至少占外汇储备总额的70%。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渐趋疲软,美元持续贬值,美联储多次下调利率,以防止经济下行风险,而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大部分是以美国债券的形式存在的,收益明显下降。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在我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且预计还会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来缓解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是我国政府面临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的迫切任务,也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试图从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关于外汇储备结构管理问题,西方经济学者起步较早。国际上很多学者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理论并建立多种模型。传统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理论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马克维茨(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第二个是海勒—奈特模型,第三个是杜利模型。资产组合理论认为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投资组合问题,实际上是最优资产选择问题,因此,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海勒—奈特模型从国际储备的特点和职能去研究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讨论一国的汇率安排与贸易结构对储备币种分配的影响。杜利模型表明在一国持有的储备中,持有某种外币资产是由贸易流量、外债支付流量和汇率安排共同影响的结果。由于模型加进了对发展中国家外债状况的考虑,因而比海勒—奈特模型更为完善。但这三个理论在进行外汇储备币种优化配置时都只从外汇储备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考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们将所有影响外汇储备币种优化配置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则可以更为完善和有效地来管理外汇储备币种的分配。正是出于这一目标考虑,本文将以马柯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对影响储备货币币种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确定中国当前合理的储备货币币种权重。由于目前用于国际贸易、投资的结算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几个少数币种所垄断,所以对于各国来讲币种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尽管在目前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背景之下用于结算的币种有所增加,但限于世界强国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货币优势,对于币种的选择始终没有给予各国尤其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