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1院(部):工学院教研室:模具教研室二O一四年四月第一部分人才培养计划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2、专业代码:5801063、设置时间:2006年6月4、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5、学制:三年6、学习形式:全日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武汉城市圈,服务于机械模具行业(企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服务,适应模具行业制造,设计,管理等岗位的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一定的专业综合素质,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模具设计、生产、管理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熟练应用模具CAD/CAM技术,及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人才培养规格1、就业岗位(群)表1.3.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分析序号岗位类型就业岗位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颁证单位)21冲压模具与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方向冲压模具与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岗位●模具工(高级,湖北省劳动保障厅)●数控车工(高级,湖北省劳动保障厅)●*CAD制图员(高级,湖北省劳动保障厅)注:“*”表示为必须获取项目2机械设计、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热处理方向生产车间制图员、工艺员3金工、数控加工、模具加工方向机加设备中(高)级操作人员4电火花加工、(快、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方向特种加工设备中(高)级操作人员5模具装配与拆卸方向模具产品中(高)级装配人员6塑料成型加工、冲压成型加工方向成型设备中(高)级操作人员7模具价格估算、市场营销方向模具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技术人员8企业管理方向生产车间的生产调度员2、人才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知识结构①掌握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英语知识;②掌握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③掌握识读模具零件图、装配图的知识和绘制一般零件草图的知识;④掌握模具制造、维修与保养的专门知识;⑤掌握加工设备及成形设备使用与保养的知识。(2)能力结构①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②具备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能力;③具有熟练的模具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模具装配和设备维护能力;④具有熟练进行模具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⑤具有熟练进行模具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⑥具有熟练进行模具生产技术实施的能力;⑦具有进行模具产品售前及售后技术服务的能力;⑧具有冷冲模及塑料模设计能力;3⑨具有模具钳工装配及典型模具加工的操作技能。(3)素质结构①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②文化素质: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③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④业务素质: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再提高的能力,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四、人才培养模式1、人才培养模式描述服务于模具及相关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依托武汉城市圈区域产业发展,与模具制造企业深度融合,以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技能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方式体现为以下几点。(1)建立“三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核心课程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融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通;学习角色与岗位角色相融通。(2)形成职业进阶的工学交替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以“校内基本理论教学+校内基本技能训练+校内生产性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方式交替进行。(3)建立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流程图4专兼职教师+教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兼职教师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为主专兼职教师+教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理想抱负、诚信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职业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沟通适应、企业文化基本理论模具零件加工训练专业理论模具设计制作训练创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由简单到复杂循序递进的项目贯穿五、课程体系构建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根据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