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重量》读后感5篇第一篇:《道德的重量》读后感《道德的重量》读后感这本书是关于道德经验的书,聚焦于个人和团体如何认真处理和对待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危机和无常是生活本身不可逃避的一面,人们在面对危机和无常时会显现出跟人的本质和生活意义。日常生活常常把人们压迫逼迫到困难和纷乱的境地,在这种境况下,我们微薄的把握生活的能力受到挑战,我们平素最看重的东西,诸如我们的自尊心、至爱亲朋、宗教观念等等,濒临危机。任何一种公认的不幸事件足以击破我们对那些视为珍贵的东西的把握,摧毁我们自以为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念。而对我们现在安宁生活的威胁更多来自自身的层面:我们身体的内部。疾病以及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很可能会使我们的道德经验发生颠覆。本书的第一个案例,winthropcohen在二战服役期间,做了很多他服役前及退役后,都认为不道德的事情,致使他无法面对自己从小建立的信仰及道德观,深深地陷入痛苦中,精神上受到的了巨大的创伤。在战场这个地方价值观环境下,他被训练区杀人,逼迫他抛弃了从小到大接受的价值观,战争使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在战场上,他的注意力很自然地集中在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切身利害关系上,他心里只想着活下去,杀死敌人,像他周围的其他人一样,他们屈服于环境,玷污了自己的灵魂,失去了人性。他不仅要杀死敌人,更要以让敌人及其痛苦的方式死去。在战争中,他甚至射杀了正在为敌方伤患抢救的医生。当时他认为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当战争原理的他的生活,他那些战争中的道德经验使他及其痛苦,他越来越无法面对自己所犯下的罪。社会有时会逼迫我们接受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把我们逼到一种境地,是我们身不由己地用非人道的手段宣泄我们的愤怒,达到侵略或进取的目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是伤痛,不论是战争中的参与者,双方的士兵,还是战争的受害者,普通百姓都要承受那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或许参与者受到的精神伤害更大,恢复和第1页共6页平以后他们更多难以接受自己在战争中的不道德行为而痛苦不堪,甚至自杀。但是在战场上,为了活下去而变得疯狂,失去人性,又是多么无奈的事。sallywilliams的案例也很吸引我。她的案例告诉我们,对那些严重疾病患者和照顾他们的人来说,疾病绝对与道德相关。这位女性属于少数,面对不治之症,她不仅没有绝望而痛苦,孤独而退缩,恐惧或颓废,反而开启了她生活的美好。因为患上艾滋病,她从自我中心里跳了出来,感觉到了自身的责任,知道关爱丈夫和子女,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了,甚至开始从事她喜欢的艺术工作,开启了人生的新一页。她是个让人钦佩的女性,面对不治之症,必将走向死亡的过程,她却从中得到了启发,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勇敢面对生活了。接着这位女士的案例,我想谈一下我的父亲。07年时他患了肺癌,他和我的母亲瞒着我去哈尔滨做了手术。当时,我上高二,暑假时回家我才知道,我的父母经历了什么。但是,我以为做过手术,好好养护,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是09~10年的那个寒假里,我的母亲把父亲肺部癌细胞扩散的片子拿给我看,我选择了忽视。再回到学校,我与之前并无不同,一样开心的生活,完全忘记父亲的病。10年的夏天,母亲又给我看父亲肺部的片子,癌细胞已扩散至双肺,这时,我终于开始意识到事情变得严重了。我开始不想和家里联系,因为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可是又想知道到底父亲的病发展的情况,这让我处于矛盾的状态好久,最终我选择了继续忽视,不去主动探听父亲的病情。但是,这又使我对自己进行了道德谴责,父亲处于这么艰难的时候,我却对他不管不问。我对自己的表现很失望,但是,我真的很害怕听到他越来越衰弱的消息。偶尔和母亲通话时,电话里还会传来父亲持续的咳嗽声,每次听到,我的心都会痛起来。最终,我无法承受这自我的折磨,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咨询师告诉我,我对有关父亲信息的屏蔽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让我尽量接受自己的表现。在几次咨询后,我的痛苦第2页共6页得到了缓解。可是,就如书中winthropcohen所说,我也觉得心理咨询仿佛就是说服你把自己认为不道德的经验转化成正常的。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