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生产计划的常用方法一、图表法[例13-1]已知h公司1999年上半年(为简化,只考虑上半年)满足需求量的生产安排,见表13-5。为实现此进度安排,拟采用三种不同的综合生产计划方案。*保险储备量=1/4预测需求量有关成本数据补充如下:生产成本=100元/件;存储费用=每月生产成本的1.5%(即每月每件1.5元);标准工资率=每小时4元;加班费=标准工资的150%或每小时6元;缺货损失=5元/件;外协比自制昂贵而增加的费用=每件产品2元;招聘和培训费=每人200元;提前解聘损失费=每人250元;每件产品所需工时=5小时。方案1的策略:在正常工作班次下,通过增减生产工人来生产出确切的需要量。方案2的策略:固定生产工人数,工人数按6个月的平均产量来确定((8125件×5小时/件)/(143天×8小时/天)=36人);允许库存发生短缺,通过下月的生产来补足。方案3的策略:按生产需要量(计划量)最低的4月份来确定所需工人数,并稳定在4月份这个水平上((850件×6月×5小时/件)/(143天×8小时/天)=22人;产量低于需求量部分通过外协来解决。计划方案见表13-6方案1:11600元方案2:7460元方案3:6182元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表13-7三种方案的比较二、运输表法运输表法的基本假设是:第1页共14页1.每一单位计划期内正常生产能力、加班生产能力以及外协量均有一定限制;2.每一单位计划期的预测需求量是已知的;3.全部成本都与产量呈线性关系。h──单位计划期内单位产品的库存成本i0──第1期期初库存r──单位产品的正常生产成本rt──t期的正常生产能力c──单位产品的加班成本ott──t期的加班生产能力s──单位产品的外协成本st──t期的外协生产能力dt──t期的预测需求量[例13-2]m公司生产某种产品,该产品的需求具有波动性,其需求预测和有关成本数据如表13-9所示。该公司现在打算根据表13-9和表13-11所列的生产能力计划来制定综合生产计划,公司现有库存为250万台。按照公司的经营方针,希望期末库存为300万台,且不允许任务积压和库存缺货。表13-10各项成本数据表13-11生产能力计划单位:万台用图表法做出最优计划后,应该将计划进行汇总,本例的最优计划结果见表13-13。二、线性规划法假设要为某一产品族制定一个综合生产计划,基本原则是不积压生产任务。每一工人每月可生产a件产品,外协和加班均可选择,但每月加班量不得超过正常工作量的15%。设:dt:t月的需求量wt:t月初现有的工人人数ht:t月初聘用的工人人数lt:t月初解聘的工人人数it:t月初的库存量st:t月的外协量ot:t月的加班生产量这样,每月都可以得到下列的约束关系式:wt=wt-1+ht-lt(人员数量关系式)it=it-1+a×wt+ot+st-dt(库存量关系式)ot≤0.15×a×wt(加班量关系式)此外,还需要确定目标函数,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又设:cw:每个工人每月的正常工资ch:一个工人的聘用费用cl:一个工人的解聘费用ci:单位产品的月库存费用cs:单位产品的外协费用co:单位产品的加班生产费用则成本最小的目第2页共14页标函数为:目标成本=cwwt+chht+clit+ciit+csst+coot为此,可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如下:min(cwwt+chht+clit+ciit+csst+coot)(13-1)t=wt-1+ht-lt(13-2)t=it-1+a×wt+ot+st-dt(13-3)t≤0.15×a×wt(13-4)第二篇:第二章制定工作计划的常用方法第二章制定工作计划的常用方法技能点6如何运用甘特图制定工作计划适用情景当要运用甘特图来制定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时,查看此技能。7技能描述甘特图(ganttchart)是20世纪初由亨利·l·甘特发明的。它是作业排序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这种方法是基于作业排序的目的,将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的最早尝试之一。有两种基本形式的甘特图:作业进度甘特图和机器甘特图。8作业进度甘特图这种甘特图的横轴代表时间进度,纵轴表示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整个图形表示在整个期间内计划任务和实际任务的完成情况,它直观地表明计划任务的起始时间以及实际进度与计划要求的对比,既简单又实用。它使管理者对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因此在企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以一汽车公司为例,说明这种甘特图的使用方法。某汽车公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