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地球运动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黄赤交角④四季更替和五带[学思心得]专题一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1.光照图的判读步骤12.各种光照图图形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极点俯视图侧视图圆柱投影图3.判读光照图的关键——两线、三关系、四点(1)两线——晨线、昏线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①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②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2)三大关系①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存在一定的夹角(0°~23°26′),该夹角随季节发生变化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相等,在二至日时最大。②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所有纬线垂直相交,其他时间都会与地球上南北纬(66°34′~90°)之间纬度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与其他纬线斜交;相切的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③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3)四个点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求得直射点的经度和其他经线的地方时。②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即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切点所在纬度是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最低纬度,直射点与切点的纬度之和为9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时,太阳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切点地方时为12时;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时,太阳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切点地方2时为0时。切点是晨线与昏线的转折点。③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晨昏线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利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各地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就可以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计算出该纬线各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④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点。1.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1)~(2)题。(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1)A(2)D[第(1)题,据图所示,发生日食时晨昏圈恰巧通过南北两极点,节气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赤道最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图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甲的地理纬度最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本题选A。第(2)题,甲、乙、丙、丁四地均在北半球,因此地方时12时之后太阳位于西南方天空。根据地球的自转运动来判断,甲为日出后不久,应该是向东南方向观测,A选项错误;同理,乙也在12时之前,也是朝向东南方向观测,B选项错误;丙接近地方时12时,应该是朝向正南方向附近观测,C选项错误;丁接近日落时分,观测日食恰恰是朝向西南方向,D选项正确。]专题二地球运动中的对称规律(1)在同一天中,φN的昼长等于φS的夜长;φN的夜长等于φS的昼长。如右图所示。(2)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全球的昼夜分布是一样的,即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都相等。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下图所示。3(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3)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全球的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4)在同一天中,纬度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的两点,其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且正午时太阳方位相反。如图1所示。图1图2(5)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关于当地正午(12:00)对称。如图2所示。(6)对观测点而言,关于正午对称的两个时刻其太阳高度一样、太阳方位关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