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安全综合治理初探1事故发生的相关情况2017年1月5日,某化工机械公司在对压力容器“二级氨冷器”进行液压试验时,发生了一起人员受伤事故。1.1发生事故设备的情况产品名称:二级氨冷器产品类别:三类压力容器产品材质:Q345R试压方式:水压试验设计压力:15.5MPa试验压力:19.38MPa1.2事故发生经过2016年12月3日,该公司技术中心编制了关于该台设备试压的工艺通知单,要求用材质为Q345R、厚度为32mm~35mm的边角料制作试压盲板,用焊接材料为Φ4、J507的焊条进行施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作设备的交检铆工没有按照工艺通知单要求下料和制作试压盲板,而是直接利用了“一级氨冷器”试压后已经使用过的两块试压盲板。因为这两块盲板已有一块板面使用过,该铆工就将这两块盲板的另一面作为使用面分别装配到“二级氨冷器”的2个锻管上。随后,电焊工对这两块盲板与锻管的连接焊缝进行了施焊。2017年1月5日,该公司对“二级氨冷器”进行液压试验。当试验压力升到设计压力15.5MPa时进行保压,保压5min左右,焊工上到试压平台查看设备的焊缝是否有渗漏现象时,盲板与锻管连接焊缝突然发生撕裂,导致试压盲板飞出,焊工在飞出物的冲击下从试压设备上摔到地面。1.3人员受伤及鉴定情况受伤者经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鉴定,确定其伤残情况为:右眼睑裂伤、眼眶壁骨折、颅底骨折。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经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鉴定,符合5.4.2条第17款标准,即:一眼视力<0.05,另眼视力≤0.1,结论为四级伤残。2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事故性质经调查,“二级氨冷器”在液压试验时使用的两块盲板中一块材质为Q345R,另一块盲板为复合板,其基材为Q345R、覆层为不锈钢。在实际施焊过程中,由于铆工和电焊工均没有发现其中一块盲板为复合板,仍然采用J507的焊条进行施焊,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2.1事故直接第1页共4页原因该公司铆工没有按照技术中心下发的工艺通知单要求来制作Q345R材质的试压盲板,而是直接将“一级氨冷器”已经使用过的试压盲板用在了“二级氨冷器”上,并且没有发现其中一块试压盲板为复合板材料。2.2事故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没有把试压盲板纳入到主要受压元件来管理,没有制定试压盲板与设备锻管间的焊缝如何进行焊接和检测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试压过程中员工和设备的安全性。二是焊工在试压过程中查看焊缝是否渗漏时,未能正确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没有选择相对安全的区域和观察方式进行观察。2.3事故性质以焊工的伤残鉴定结论为依据,认定本起事故是一起一般责任事故。3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1安全生产职责不清该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和责任明确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与生产分厂之间的安全职责划分不清,对其各自的安全职能没有在相关制度中做出明确的表述。3.2安全监管不到位负责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试压过程中安全问题监管不力,对试压工序危险源的识别不全面,没有充分识别出试压作业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作出风险识别判定。3.3执行有关国家标准不到位一是该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GB150《压力容器》要求,对该设备上焊接的临时受压元件采取适当的措施。试压盲板的制作没有从源头上进行管控,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流转控制,对试压盲板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过程、焊缝检测等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或操作规范。二是企业没有按照“固容规”要求,在试压场地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3.4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公司在边角余料及废料的存放、使用、管理上混乱,导致铆工在使用边角余料时随意性大。公司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边角余料及废料的存放、使用等进行统一和规范的管理。二是公司没有对企业内所有生产的产品按监管要求进行划类归档,也没有明确各档产品在试压过程中应由什么专业人员参与和监管,以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三是耐压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不规范、不完善。3.5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