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怪谈》读后感5000字《小泉怪谈》读后感原创:我是小旗至于为何会选择读《怪谈》这本书呢。初看无他,只因排版简洁、文字看起来甚为舒服。当我认真的坐下来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了解到我的这种最初的感觉由来。……若是想要了解一部作品,首先就必须去了解他的主人,也就是作者。文章素来传情达意,而关于作者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感受会塑造不一样的作品,这点毋庸置疑。《怪谈》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小泉八云。说实话,我以前尽管翻阅过很多关于日本的作品,但从未看到过这四个字。可叹还是自己见识浅薄,但好在终究没有错失这位大家的作品。小泉八云这个人,说起来并不算是真正的日本人,这又是怎么说呢。原来翻阅朱光潜为《怪谈》所做的代序,你就能了解到小泉八云的整个生平轨迹”:他生于希腊,长在爱尔兰、法国、美国、西印度,最后娶了日本妇人,入了日本国籍。论血统,他的父亲是爱尔兰人,而其祖先据说是罗马人和由埃及游荡到欧洲的一种野人的后裔;他的母亲是希腊人,据说在血源方面与阿拉伯人有关……”我们在很清楚的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放心的去阅读他的作品。既不用担心被某些日本那种偏执的观点影响,又不用去担心作品的公正性。再者说来,纵使你翻阅整本书,你只会惊叹于小泉八云对美的一种敏感和天才。尽管里面或多或少的提到了一些关于日本的历史,从日本的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开始到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时代,他也仅仅是在引用借鉴,因为他要说的故事大都在很早很早的以前。……”如果到地狱中去,他能享美,他也是乐意去的。”第1页共7页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会看到首页写着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来。你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但是相信我,在你阅读完他一两篇、三四篇的文章后,你再次回头看时,你就会惊叹这句话说的是多么切合实际。这句话究竟在想向我们传达些什么呢。美、浪漫、感性……是啊,小泉八云根本就不像一个文学者,他好像一个艺术家。艺术家通常是感性的,就如同台湾的美学大家蒋勋,如果你听说过他的话。他斑驳的血统和生平的经历注定了他这样的人,也就造就了这部作品。而在小泉八云人生历程中,他在美洲东奔西跑的二十余年期间,他的经历可谓是变化莫测,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经历上,这一点我相信是他日后作品的重要积奠。当文森特·梵高从津巴而特牧师公馆走出来以后,他先后在海牙担任古庇尔画商,之后又前往伦敦、巴黎、布鲁塞尔、博里纳日……他做过职员、画商、牧师、传道士等等,他在博里纳日曾深入矿井去观看矿工的生存环境以及状态,这种种复杂而流荡的经历给他后期的无论是自画像系列,还是如星月夜等等传世画作都注入了无尽的力量和美;当雨果被迫卷入1848、1852年的政治革命而被流放驱逐的时候,他也就被迫停止了他酝酿构思近二十年的《苦难》,这部已经完成了将近五分之四的书,在雨果经过长达十二年的流放动荡生涯中,重新被赋予一种全新的高度,真正的眼光视角抛却了国家、政治、漩涡……而落在了整个人类的苦难当中,自从人类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本灿若千阳的文学作品,后改名《悲惨世界》……我说这么多,无疑是想去表达这样的一个观念,即”:小泉八云的复杂的血统,苦难的早年经历都为他日后的成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呵呵,当然也不要认为我是在推崇一种观念,即”拥有苦难的人生经历,就一定能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来。”这点是无法逆转来说明的,否则这世间成千上万的苦难人岂不是都能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来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东西终究还是需要天赋和机缘巧合的。但如果又这样的天赋和机缘巧合,再加上这些经历的话,第2页共7页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小说家亦或是其他的什么,其所写出来的、画出来的、做出来的……都必将带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这点同样也毋庸置疑。在我们完全且很清楚的了解到这些东西后,那么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在这里必须加以说明,那就是小泉八云的文学态度。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则更倾向于浪漫主义色彩,将自己的想象力无限制的放大,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善于也不喜欢用复杂的理论来实现这一目的,而是热衷于“作始简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