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5页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作者: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出版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方针政策,在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实施节能方针,编制《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以下简称《节能专篇》。1.0.2《节能专篇》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对于工业企业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应结合其工程实际,可参考使用。1.0.3本篇为《节能专篇》中的“电气”篇,重点介绍建筑电气工程的系统配置、设备选择、电气控制的节能措施。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供电质量要求、设备选择;电气照明设计与控制;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动机、电梯、门窗等设备的控制;计量仪表及其控制管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部分。对传统的常用节能措施进行了汇总、深化,并编入了成熟的和经过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新节能技术;适当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新设备、新装置及其推荐做法、使用说明和建议,供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使用。1.0.4建筑电器节能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是简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降低其功能标准。节能的途径之一是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的控制与管理。1.0.5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取决于建筑物类型、建筑标准、建筑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等多个专业的工程设计与系统配置。建筑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标准等综合要求,合理进行供配电、电气照明、建筑设备及系统的控制设计,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灵活适用、高效节能。1.0.6“节能消耗”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节能技术、设备也将不断提高和发展。在工程设计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信息,逐步加以推广应用。既要采用高科技的、联动控制的节能技术,也应重视行之有效的传统的、分立的节能方案;既重视大范围、大容量的节能大户,也不应忽略局部、点滴的节能功效。1.0.7应用本篇提供的节能措施和方案时,尚应严格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的规程规范。第2页共85页第1页共8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5页2供配电系统的节能2.1一般规定2.1.1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认真考虑并采取节能措施是实现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配电系统设计正确合理的具体体现。2.1.2负荷计算是确定供配电系统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本章对负荷计算中需要关住的问题、常用计算方法、负荷参数等予以提示和介绍推荐,供参考使用。2.1.3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治理谐波是提高供电质量、节约能源的又一途径,本章提出了功率因数的补偿要求、补偿方法、谐波的预防和治理措施。2.1.4变配电系统应选择节能设备,并应选择导线截面、线路的敷设方案,以利于降低配电线路的损耗。2.2负荷计算2.2.1要点1.负荷计算是供电系统的设计依据。1)通过负荷计算,利用最佳负载系数法确定变压器容量,选择技术参数好的变压器和系统开关设备,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在经济运行方式下运行。2)提高功率因数,降低变压器的无功功率。2.负荷计算中需要关注的问题。1)正缺构成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系统电气设备投资、运行及管理,因此,除要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外,还要检验实际运行中系统是否经济、合理。2)按需要系数法确定导线截面只是满足了导线载流量发热和电压损失的要求,还应按保护配合的要求综合选择导线截面。3)系统损耗由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两部分组成。按损耗的变化情况可滑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见表2.2.1.3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1)配电系统电压等级的确定:选用较高的配电电压深入负荷中心。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在100KW及以下或变压器容量在50KV·A及以下者,可采用380/220V供电;特殊情况也可采用10KV供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