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REITs已达43只:资本寒冬下的类REITs已成商业地产基本功猫头鹰研究所商业与地产2019年2月27日在政策调控和资本寒冬下,中国的商业地产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资产大迁徙”。以商业地产运营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为引擎,笨重的商业地产开始以类REITs和CMBS的方式,正在逐渐进入“金融高速公路”。尽管距离公募REITs尚有一段距离,中国类REITs走过了高热度,快发展,广关注的2018。这一年里,相关政策利好不断、创新类REITs产品持续落地,类REITs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截至2018年12月28日,国内共发行类REITs产品13只,发行金额为253.68亿元,发行规模持续扩容,为标准化REITs的落地打下夯实基础,促进了中国REITs的稳步发展。2019-02-27面对商业地产存量庞大,融资渠道有限的局面,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盘活存量,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正因此,REITs作为目前全世界房地产领域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备受瞩目,成为了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回顾2018,中国REITs热度持续上升,发展迅速,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年里,相关政策利好不断、创新类REITs产品持续落地,不断丰富中国类REITs产品底层资产的类型和技术实操方法、为标准化REITs的落地夯实基础,促进中国REITs稳步发展。2展望2019,创新类REITs发展趋势依旧抢眼,房地产资本的寒冬正是证券化的春天。今天,新的证监会主席正式露面,或许REITs的公募化发展将更容易圆满。1、公募REITs持续推进,终未破冰都知道成熟市场的REITs是个好东西,各部委和相关机构都在致力于推动,但一年下来,似乎探讨为多,推进艰难。2018年1月,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研究出台公募REITs相关业务细则。2018年2月,深交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发布,提出全力开展REITs产品创新。2018年4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之后第一个落地文件由中国证监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重点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行以其持有不动产物业作为底层资产的权益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多类型具有债权性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发行REITs。2018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在2018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表明,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基础设施REITs相关制度和推进方式。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此前的《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探索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REITs作为国际上成熟的房地产投融资模式,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金融创新产品。2、REITs破冰的四大障碍犹存3究其原因,REITs与其说是一个金融产品,不如说是一种涉及法律、税收、金融成熟度和商业地产成熟度的全新制度安排,哪里是开个会、写个文件那么简单的。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介绍,当下REITs破冰至少要突破如下四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法律的障碍。如果参考美国公司型的产品,需要从《证券法》入手,思考REITs属于何种证券;如果参考中国香港或者是新加坡的REITs,那么需要在《基金法》中寻找路径,这是在探索实现REITs路径中遇到的问题之一。二是税收问题。税收相对比较复杂,可能是由于不动产的来源较为复杂,同时由于我国不动产的所有权归属与美国不同,从而导致税收也相对更为复杂。三是资产处置及收购问题。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都是通过发行类REITs最后以回购的方式来实现短期融资,类REITs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为最初的发行规模,这与国外REITs存在明显的区别,国外REITs的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四是市场投融资方面的需求。这一点更为重要,通过调研发现要实现真正的REITs,且不说法律的限制,真正能够实现REITs合理定价的基础资产其实是非常少的。已经发行备案的类REITs的稳定现金流不是来源于它本身稳定的租金收入,而是依靠担保等外部增信来实现稳定的收益。REITs属于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产品,而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同时,对REITs进行估值的第三方机构目前还不成熟。对于未来,公募REITs依旧是美好的幻境,即使贸然推出也未必起到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