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上海市建平中学学校发展五年规划(2007-2012年)(经教代会八届九次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当下基础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主题词是课程改革,从中国范围来看,主题词是学校文化建设,这是时代的主旋律。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结合建平中学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与现状分析,特提出未来五年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一、基本成绩:思想发展2003年8月以来建平中学率先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确立独具特色的建平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具有建平特色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力图在建平中学建设形成开放、民主、和谐、进取的现代学校文化。示范学校建平中学历时5年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构建建平学校课程体系,已经初见端倪,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环境面貌一新,管理改革逐步深入,学校核心发展力有所提升。2004年参加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总结性评审,建平中学以9项指标全优的成绩首批通过验收。精神文明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003—2007年建平中学连续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社会影响2006年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发表长篇通讯《文化铸精魂,激情满校园》,报道建平中学的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环境建设2007学校环境改造完工,一个崭新的建平校园矗立在世人眼前。二、问题所在:.精品课程问题课程体系虽然初见端倪,但并未建成;学校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急待加强;模块课程建设还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年级之间的不平衡,模块课程有待于继续坚持、改进和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有待深入。队伍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遭遇瓶颈,资深高端教师个体发展不够全面,申报特级教师尚有缺憾;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力尚显不足;教师整体文化素养有待充分提高,教师的创造激情有待于充分点燃,教师培训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创新;干部大局观、协调性、纪律性有待加强。环境问题环境建设的文化含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管理问题管理方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工作中的忙乱现象有待克服,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三、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必须把建平教育放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放在建平几十年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核心发展力的历史进程中,来思考谋划我们的工作,以国际视野、科学思维、战略眼光来规划未来。必须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的途径,必须更加注重激发全体建平人的内在动力,坚定不移地走课程改革之路,走文化建设之路,提升建平的核心发展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我们的改革实践引领并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四、发展目标:围绕学生健康快乐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的,形成以课程文化为中心,以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为构成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实现建平学校课程体系校本化;出名牌教师,出品牌学科,出研训文化;.精品曹路校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富有审美人文气息的学校文化环境;初步形成科学化、民主化.精品、网络化、人文化的学校管理系统,强化人文关怀,实现学校管理的清晰、协调、简洁、高效;推进“四个文化”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素养,增强“四个文化”的辐射功能,扩大建平中学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影响。五、工作重点:(一)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基本思想:课程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建平中学要在课程的系列化、校本化、国际化等方面有所突破,要激发教师投入课程改革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享受课程改革的成果。目标:构建体现学校文化追求的特色课程,一个由领域——学科——(系列)——模块组成的建平学校课程体系;关注课程管理特别是过程管理;优化课程评价。主题词:管理、评价、优化、沉淀。1、梳理、完善已有的课程模块,各学科现有的“课程模块”必须完整构建起“课程纲要”、“教材学本”、“学习方式”、“评价模式”。2、对校本选修课程加以整改,进一步规范课程审核、监控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分类合理的学术拓展课程、德育课程、竞赛课程、活动课程;并每年逐步沉淀一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