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行业基础知识课程讲义太润天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IT应用服务运营商(IT应用服务运营商:太润天业投资建设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构建系统、组合应用方案,通过有偿的方式,整合企业对计算、存储、网络、应用等资源的需要,透过集中管理、动态优化、市场推广、商务驱动,顺应社会环境高效配置和满足企业的采购需求。)。而Internet是在这过程中要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一、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从何而来呢?简而言之,它是苏美冷战的产物。早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的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重80千克;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也就是11月3日,苏联又成功的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重达500千克,而且为了做实验,还在里面放了一条狗。苏联的卫星每天都要美国人的头上转上一转,给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压力。毛主席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也不无讽刺的说:“美国人有什么了不起,看看咱们的苏联老大哥,把卫星都抛到天上去了。美国人要是有能耐,抛个山药蛋上去给我看看也行呀!”美国终于在1958年1月末,成功的把他们的“山药蛋”抛到了天上。说它是“山药蛋”是因为美国的这颗卫星仅重5千克,甚至不如苏联人放到卫星里的狗重。美国人已经有了太大的紧迫感。他们在自己的军事指挥方面也是十分不满意的。当时美国的军事指挥是集中式的指挥,美国人很担心一旦暴发大规模的战争他们的军队会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因此美国迫切的希望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军事指挥系统,即使暴发再大规模的战争,甚至使用核武器,美国也能很好的应付战争局势。因此,基于这个想法,美国国防部(DOD)出资组成了一个高级研究项目署,也就是ARPA(ADVANCERESEARCHPROJECTAGENT)。Arpanet最初由4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3个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另一个设在内华达州。尽管Arpanet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是由于它运作顺利,很快在学术界传开了,人们纷纷要求加入Arpanet。1972年,研究人员首次运用Arpanet发送电子邮件,便获得成功,这标志着网络开始与通信相结合。进入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从美国传到世界各地,但也只是局限在研究部门和大学的范围,然而它的商业潜能已默默地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商业公司和大学逐渐地更为广泛地加入到这个网络中来,它们希望获得更多的交流,因此要求这个网络是开放的;然而对于军事来说,则要求这个网络里的内容趋向于保密。因此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又陆续建立起来一些面向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网络,如CSNE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计算机科学网),1985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为科学教育服务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NSFNET),随后,NSFNET成了构成今天遍及全球的Internet的主体框架。1988年底,NSF把在全美国建立的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组成全国科学技术网NSFNET,并以此作为Internet的基础,实现同其它网络的联结。采用Internet的名称是在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开始的。以后,其它联邦部门的计算机网相继并入Internet,如能源科学网ESnet,航天技术网NASAnet,商业网COMnet,等等。NSF巨型计算机中心一直肩负着扩展Internet的使命。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Arpanet因为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并且一些相关的技术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它被世界公认为是Internet的鼻祖。因特网在其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各大厂商都用自己的标准,都想垄断市场,以致于各家的产品与技术并不兼容。为了实现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各厂家的兼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一个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正是因为OSI模型的出现使得因特网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在因特网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上网的人很少,网站也很少,衡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