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祖国统一大业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第22课的内容,讲述的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和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这些知识,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绝好素材,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二、学生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高,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其自主学习、探究。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时有所接触和了解,因而教学时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学史、用史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知道港澳回归的史实,理解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的发展;总结“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能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海峡两岸的现状问题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唤起民族自豪感,强化国家统一意识;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发学生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坚信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定实现。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有效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生成感悟。2、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利用PPT课件给学生展示相关史料,并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在学生了解港澳回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意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感知,培养其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深层次思考。3、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的整合。使网络和信息技术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不仅是课堂师生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及自我测评和反馈的工具。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影像资料港澳回归的场景片段思考视频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音像资料PPT展示讲授利用PPT呈现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的回归及意义、原因,“一国两制”的提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的相关史料,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学习,有疑难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形成答案图片、视频、文字材料PPT展示基础上学习相关内容探究老师提供材料,明确任务要求,巡回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图文资料PPT展示小结组织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并展示成果PPT展示测试展示随堂练习,并适度讲评随堂巩固练习PPT展示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史实,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用适量的图文资料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