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YT1403XP0181总论1.1评价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控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明确企业作业场所存在和(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产生原因,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并对可能造成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监管和行政许可提供科学依据。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及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1]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席令[2007]第65号(2012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2012]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2]第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文《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法监发[1999]第620号文《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文《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1999年10月25日山东省九届人大11次会议通过,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联系电话:21Xxxx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YT1403XP0182004年7月30日修订)《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9号《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鲁安监发[2010]37号1.2.2技术规范与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200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联系电话:32Xxxx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YT1403XP018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修》GB/T18664-200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222-2009《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第189号文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联系电话:43Xxxx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YT1403XP018《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DB37/1922-201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AQ/T3048-20131.2.3基础技术资料(1)委托书及与委托单位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书》;(2)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