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实践与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的基础,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的内容多而且枯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习汉语拼音并将拼音正确地运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汉语拼音教学,使汉语拼音的教学得以有效、有序、有趣的进行。明白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孩子们的拼音掌握情况,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很多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法,如:制作带有动画的拼音小图片、讲故事等等,来激起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但是我发现拼音教学的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这让我深深意识到在农村小学校里,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的积累和探索,我将从目前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一、对目前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成因的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是重头戏,却又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生活的小学生来说小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拼音学习却常常使孩子们感到拼音枯燥、缺乏趣味。让老师们焦头烂额。探求其原因,应与以下五方面的影响分不开。(一)学生基础乱、底子薄。2刚入学的新生在入学前早已对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失去了初学时的那一份好奇,这就更加深了汉语拼音在教学中的难度。学生在入学前对汉语拼音的认识和学习在开学后第一周学前教育期间,我们采用了个别谈话的方式,对新生在入学前的汉语拼音认识状况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内容分为按字母顺序和不按字母顺序让学生认读字母,所测试的结果是不同的,全班有45人,能按一定顺序认读字母的有8人,占5.6%;认读出散乱字母的有5人,占11.1%。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儿童的认识有提前的趋势,但儿童对拼音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儿童的汉语拼音知识是从零散的学习中获得的,而孩子们的“师者”却仅仅是重视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他们的最终目的只是看是否会“背”字母。而刚入学的新生在入学前早已对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自己”憋足的拼音发音,更有”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之感,这就更加深了汉语拼音在教学中的难度。(二)学生自身年龄特征的制约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过渡的时期。众所周知,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的东西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3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学生在高兴时能较好的掌握所学知识,集中精力的时间较长,反之就较差。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也对孩子们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内容多而且枯燥,不仅有声母、韵母、拼音方法和拼写规则,还受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所以,学习拼音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的确不容易。(三)家庭影响不可小视家庭成员的素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于孩子学汉语拼音,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是由于他们水平所限,(很多家长不能正确拼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早忘光了)有的忙于家务、工作,无暇顾及对孩子的学习,只能寄希望于学校。有小部分家庭不大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去过问孩子学拼音的事情。在农村,特别是我们学校这种比较偏远的地方,很多家长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对孩子们的学习一点都不重视。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认几个字,等人长大就回家种地或者出去打工挣钱,就算读不好书,孩子也不会饿死。他们都认为孩子读书,送到了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如果读书行就读,不行就算了。其次,农村的很多家长都纷纷外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老人他们很多不识字,有的即使识字有不识拼音,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4可以了,回家过后就只是问问作业做好没有,完全不给孩子辅导,保证孩子回家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对于像“读书”这样的无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