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信息云平台建设与实践摘要。面向小城镇进一步智慧化发展存在的数据共享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开展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工作,创造性地引入云计算和互联网+众包模式,在神农架地区进行了有效实践。关键词:小城镇;云平台;多规合一;众包模式为了“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市和城镇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在积极谋求促进智慧城市(镇)建设的有效方式。同时,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也对测绘行业不断地渗透[1],国内许多中心城市,如广州、厦门、重庆[2-4],就通过建设云服务平台降低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政府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规划与管理服务的建设需要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经济投入,而小城市(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技术人才较少,经济总量也相对较低。为了解决小城镇进一步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急需低成本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搭建一个规管部门与公众可互动参与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时空信息云平台。1小城镇发展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现状分析XX省XX县区(副地级)是国内小城镇的突出代表。XX省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该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5],存在有效的信息服务资源匮乏、信息化普及水平不高、政府规管机构众多但服务效能低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集成水平不高的问题。在神农架示范区发展城镇智慧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既符合自身条件,又具有普适代表性。1.1多源时空数据融合和多规合一问题。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为了优化测绘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对原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扩充和重组,并引入了时间概念,形成新的时空数据。升级后,时空数据的公共服务能力和业务范围更广泛。而XX县区还是按照“数字神农架”建设要求建设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并没有解决数据标准落后、不统一、第1页共6页数据分散、时间不一致等问题,且在时间域与空间域上部分业务数据缺损,给数据融合带来困难[6]。针对这一现状,在形成神农架地区时空数据的基础上,在国家“多规合一”政策的支持下,研究制定对国土、规划、水利、交通等规划行业数据的整理、融合、更新和应用的解决方案,建立多规冲突检查规则,并确定冲突解决方案,推动国土、规划、水利、交通等公共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与融合。1.2信息更新与通达性要求。神农架由于区位、资金、技术与人才资源的瓶颈,采集地理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等基础数据的难度大,更新周期长,入库的成本难以支付。将“众包模式”引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后,利用成本相对低、便利泛在的公众信息更新平台数据,革新了原有的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采集更新方式,降低了平台建设与运维的成本[7],同时驱动普通民众加入到城镇监管中来,对小城市(镇)建设中的各类规划工程进行实时监督,提高了小城镇规划管理建设的动态处理快速与反应能力。1.3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的集成需求。我国基层信息技术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即信息资源、信息产品虽多,但共享性差,各系统相互独立,未能协同高效利用。因此,急需低成本信息化建设手段和技术,快速搭建一个政府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公众人员能够互动参与的总体集成的技术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为神农架小城市(镇)规划、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支撑服务。2云平台的建设内容2.1服务环境的搭建。神农架小城镇时空信息云平台集成了XX省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应用成果,并采用通用的vmware虚拟化软件,将4台服务器以及相应的硬件存储设备集合成云计算平台的虚拟资源池;利用原网络系统,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节省了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上也共享了防火墙、vpn、入侵防御等网络安全设备资源。此外,基层部门节省了设立机房、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资源及软件使用许可证的花费,代之以在云服务供应商的基础架构上搭建应用平台,第2页共6页并通过网络的方式直接从服务器上传递给用户。虚拟化的系统服务具有故障漂移、高速、冗余备份等优越功能[8],而且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