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带头人事迹材料渡尽劫波,笑对人生赵荣是一名40多岁,有着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经理。2003年县烟厂因国家政策关闭后,她成了一名失业、待业者。这对于习惯了企业工作,过着清闲日子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向命运屈服的她,自此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创业生涯。04年,赵荣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向银行贷款等方式筹资200余万元,在文殊乡建起了一个粘土砖窑厂,同时也收购了另一家废弃的窑厂,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由于粘土砖窑厂过度饱和,再加上建材市场竞争白热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企业效益逐年下滑,企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步履维艰。面对着市场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赵荣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敢于挑战困难、敢于拼搏,是一个永不言败的巾帼。凭着自己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对创业的热爱,她一直默默的埋头苦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窑厂的建设事业。她以“永不言败”的工作作风来激励自己拓展市场,为企业的产品寻求出路,为全厂职工谋生路。在她的带领下,窑厂不仅很快占领了文殊的市场,还陆续占领县南部乡镇的大部分市场。全厂职工知道这里面凝聚着赵经理几多汗水、几多辛劳,她曾不顾自己生病的身体,亲自去外地考察市场行情,到建筑工地和建筑商谈业务,为产品找销路,为企业拿订单。每次出差回来后,也顾不上休息就去生产车间实地察看生产和供货能力,确保能及时履行合同,树立了企业的信誉,为厂里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但好景不长,08年河南实行墙体材料改革的政策,全省性的粘土砖窑厂都要拆除,建设生产节能型材料的窑厂。这对于刚刚步入正轨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生死抉择。面对重重压力,她不畏坚难,多次深入窑厂和受益群众做思想宣传工作。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大局出发,向大家反复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性,首先做通自己家庭的工作,然后做通其它股东的工作,最后做通附近群众工作,尽管工作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但她自始至终保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个性,从国家、社会、集体、个人角度出发,和大家算能源帐、第1页共3页环境帐、成本帐,向大家讲明落后产能对国家、社会、环境的危害程度,最终说服并打动了股东和员工,先后拆除了二个落后的粘土砖窑厂。并动员股东扩大投资,筹资1100万元,历时8个月,建设一座新型页岩砖厂,当新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那一刻,想到自己经历了这么多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结果,赵经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发誓要经营好这个厂,要让家庭、股东、和员工们都过上一个幸福的生活。在激烈的竞争,她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确定了“内抓管理争效益、外拓市场谋发展”的经营方针。建立了厂与车间的双向机制:即产前抓预算、产中抓核算、产后抓结算的约束机制。建立了以考核为依据,兑现为目标,奖励能者、按效益奖励的考核兑现分配机制,使全厂生产经营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全厂的经营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在管理工作中,她务实求真、不说空话、不走形式、抓大放小,充分发挥每一名职工的积极性。他将工作重点放在控制成本、严抓质量、拓展销售上,使得全厂各项工作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三年的经营让她品尝到了自己创办企业的滋味,品尝到了企业成功的滋味,当看到股东们领到分红的喜悦场面时,她心中充满了幸福感。然后生活总是那么的无情地光顾着她的家庭,挑战着她的命运。20XX年5月,老公检查得了尿毒症,需要换肾才能挽救生命,听到这个消息后,她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心理的重负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在了她的身上,她终于还是咬牙挺住了,筹资60余万元,四处寻找肾源,积极挽救老公的生命。当换肾手术成功时,她又一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的家庭又一次成功地躲过一次劫难。20XX年4月,她的公公又检查出得了重病,能够活多少也是一个未知数,医生说需要手术才能延续生命。经历多次劫难的她,再次选择了坚强,又筹资20多万元,积极为公公治病,病情得到控制,她心里安慰了许多。经历多次磨难的她,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同时也经常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活动。去年春,为慰问困难户,捐款3000元,在去年陈棚村小学发生的伤人事第2页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