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亚洲的人文环境课标内容:1、搜集人口、资源、环境的有关资料并开展讨论。2、搜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料并加以比较、讨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2、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初步掌握搜集各国家资料的方法,同时培养尊重各国家风俗的良好习惯。3、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初步理解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文化、经济也有很大不同,对各区域间的差异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亚洲人文环境的学习,初步树立正确的人文观、资源观等地理人文意识。重点:亚洲众多的人口;经济发展不平衡。难点: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教法:讲授法学法:观察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探究式学习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大洲分布图》让学生比较各大洲的大小,说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教师承转: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相比又是怎样的状况呢?指导学生阅读P13图C和图D,问: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我们亚洲,不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而且也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讲授新课]【板书】一、众多的人口指导学生阅读P12图B,教师提示从三个方面分析:①人口过亿的国家中,按人口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哪些。②各大洲有哪些国家人口超过一亿。③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几个,各属于哪一分区。学生可能分析不全或不知道各国的大体方位,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提示。出示《亚洲地理分区图》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教师承转:亚洲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快。个性备课师生小结:由结果看出,亚洲不仅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而且也是净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教师承转:亚洲这种人口特点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学生讨论:阅读材料,完成P13计算教师指导后出示答案:教师引导: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请大家尝试绘制良性循环的结构图。学生活动:绘制图。教师出示内容,学生找联系。教师指导后出示参考答案:教师指导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板书】二、古老的文明生: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师: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师: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师: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说明了什么?生:不是,这说明了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材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教师引导学生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的要求。【板书】三、经济发展不平衡师: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印度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师生小结:历史条件。师: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视素材: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师生小结:社会条件。师:教师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