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平安和谐校园意见各市教育局、*教育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现就创建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强化校内日常安全卫生管理,为师生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是。做到师生和校园安全、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机构完善,校园安全卫生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校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数量显著下降,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得到杜绝。校园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二、平安和谐校园创建的主要内容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学校要重视文化设施建设,为师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第1页共7页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领导、指导,支持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体现自身特点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对学生有明显的教育引导作用。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整洁美观、和谐高雅、特色明显,处处体现教育和熏陶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要重视校史编撰和校史陈列室建设,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激励师生的生动教材。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因心理原因产生的问题,使因心理引发的事故明显降低。重视学校文明建设,加强师生文明养成教育,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加强师德建设,和谐师生关系。学校要贯彻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教育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要及时告诫制止。教师不得歧视、侮辱、殴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不得有在教学科研中弄虚作假、接受或索要学生家长财物等行为。学校校长、教职工都要符合相应任职资格和条件,不得聘用因故意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教职工。要贯彻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教育和管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谐师生关系。3、加强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卫生防护能力。学校要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卫生保健意识、心理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要把安全与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纳入教学内容,落实教材、课时、师资。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对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健康教育。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第2页共7页自救、自护的实际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