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进生”转化的研究摘要:“后进生”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班级授课制度下,后进生是一个必然存在。本文首先界定后进生的概念,然后从学生自身的内因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因分析了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接着提出了“给予爱”、“助其体验成功”以及“因材施教和等待”三个后进生转化的原则,最后,基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原则,提出后进生转化的具体方法:对后进生多鼓励、增强学习信息;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坚持不懈、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研究1概念界定“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表现最为突出的在品德行为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相对不如别人,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品德行为和学习成绩这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学生后进与否。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由于认为这些差生并非是不可塑的,而是之前错误教育教学错误观念导致的,只要老师使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劲头提高起来并且将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坚信学生们的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1.1后进生形成的内因1.1.1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学习观念意识弱学生堆学习没有什么劲头,感觉学习没有什么用处。进入学习生涯之后,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比较迷茫,但是却一味的抱怨老师的这也不像那也不尽人意,因此没有办法快速的跟上适应教师带来的教学方法变化,最终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不如以前了。1.1.2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纪律较差一般而言,成绩差的对待什么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不能按时预习和及时复习,写作业态度也不好,基本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平时看的书籍较少,不良习惯多并且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比如另外饮食起居比较随意等等,从而造成无法保证课堂学习效率。1.1.3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薄弱成绩不理想对学校不满意,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与老师不交流,又缺乏父母的及时引导。导致越来越不行,越不行更不爱学习,从而成了后进生。1.2后进生形成的外因1.2.1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错误教育观念,“不打不成材”,而盲目使用“棍棒教育法”,导致学生畏惧心强,学习心理压力大而造成学生上课记忆效率低,造成而造成的恶性循环。一些家长看见孩子玩网络游戏,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阻止,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教学只是老师的事,和家长无关。这些传统的观念下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导致孩子们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另外,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不良习惯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学生甲的父母都是个体经商的成功人士,可以说钱特别多,但教育孩子的方法真的特别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反面的教育,每次家访该家长总是说:“我们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您就当给我看孩子吧!再说,他成绩这么差,有什么希望呢?女孩子读书无用,不如毕业后跟我经商赚钱”。1.2.2不适宜的学校教育一是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教师在学校不能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忽视了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深入了解、关怀和关心,认为只要他们不给班里抹黑就行了,或者说“不惹事”即可,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己对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了,感觉也没有人关心在乎自己了,变得越来越差,导致的结果就是感觉自己就是个后进生了。二是学校现有的教育管理不好。社会上的一些请客送礼不1良影响蔓延到学校,让本来就差强人意的学生更加的失望。三是学校频繁更换老师,有些学生无法快速适应老师的教学,而老师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他们。1.2.3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宣扬“读书无用论”“堕落”等腐朽文化,造成学习兴趣丧失,内心不愿学习。然而学生时代对这些各式各样的元素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社会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年龄各个方面正在发育,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影响,而现在社会信息传播途径广泛,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