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的探讨——以M公司为例摘要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占经济的比例在逐渐增长,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逐渐变为科技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在企业的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若想生存下去,并占有知识主动性,其科学技术就需要不断创新,科创活动就要持续的进行。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业已成为各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已出现了高新技术的概念,又经过30余年的发展,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普及。1998年,《发展报告》当中的相关内容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并且引发了产业化高新技术的浪潮。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新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高新技术现在已经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武器。产业化应用高新技术,能够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所以,近年来各国政府均针对高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用于技术水平的提升,并且将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以期利用高新技术更好的促进国家发展,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想要产业化高新技术,就需要先进行科学研究,接下来在中试阶段进行完善,最后才可以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并且基于此逐步培育新产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且在不同因素的互相制约、作用与推动下得以实现。(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与国外对高技术产业的认定有所不同。美国商务部借鉴其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主要根据两项内容,一是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R&D占销售额的比重。德国高科技战略最大的特点在于把相关产业、智力和财力整合起来,包括零部件工业和配套设施,属于“综合性解决方案”。日本的高技术产业,科学技术高,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不同产业相互连接,具有产业化的特点。有学者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以下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市场潜力,二是科技,三是政策。学者又通过收集各项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进行探究,发现加大对专业人员的投入,提升R&D的比例,都能使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效益得到提高。2.关于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是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一种特殊的高级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作用而达到的产业扩散过程。XX认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强调技术革新和方法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技术创新会带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而由此所引发的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使利润不断处于动态运动之中的主要力量。XX(ChristopherFreeman,1982)指出尽管受到潜在需求的影响,技术创新还是以一种非特定的方式进行流动,同时技术创新会导致现存市场结构的不均衡而使得个人或企业获得额外的增长速度和暂时的垄断利润。万君康(1996)、蔡希贤(1996)等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将技术创新确定为需求拉力与技术推力的复合函数,并从时序和空间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的过程,指出只有将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才能形成技术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2.关于市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市场拉动理论认为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迈尔斯(1969)、马奎斯(1969)等人相继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需求拉动论,并提出了市场需求引导模型。他们认为需求与技术潜力相比,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并将其作为引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提出只有那些能够为满足广义需求,给市场上带来新产品的活动才称为技术创新。XX(2018)技术创新活动都是以市场需求信息为出发点,而以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