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精益办公室培训学习心得【专栏】精益办公室培训学习心得2015年10月22日在精益企业中国的组织下,安硕团队在青浦安硕工厂开展了一期精益办公室的课程,在很早之前,我就曾参观过安硕工厂,因为他们在精益的生产层面的转型做的非常好,让我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这次是精益办公室的分享,让我觉得十分意外,但又十分好奇。因为在此之前,我也时刻在思考有关精益变革在非制造流程的运用和实施。之前也领导过类似打破职能壁垒的processowner项目,但确实遇到了实际的困难与阻力。带着以下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向安硕团队请教与学习。在价值链主链上的支持部门(如订单处理和销售)与不在主链上的支持部门(如it,行政,人事)在实施精益的过程中分别如何实施。制造型特别是装配性的生产的七大浪费可以通过掐秒表来得到分析,但是办公室的工作大部分与电脑,与思考和创造有关,如何能够识别和消除浪费。精益在制造现场的表现,是能够满足客户,给公司带来增长和利润。精益在办公室流程中,是否能够为最终的客户带来价值呢。又是如何实现的呢。经过一整天的理论以及现场观摩学习,我尝试着结合所学,回答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1价值链主链上的支持部门(如订单处理和销售)与不在主链上的支持部门(如it,行政,人事)在实施精益的过程中分别如何实施。其实在安硕团队的分享中,大致把办公室流程分为三大类:独立型职能——包括像人事,行政,财务这样比较独立的公司职能块,不直接参与在【研发-生产-销售-客户】的价值链上,工作独立但是又是公司不可缺少的部门。价值链属性职能——包括客户服务,订单处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等,串联在价值链上,但是又不属于生产的支持性部门。维稳及发展性职能——包括像设备维护,信息系统维护等团队,虽然也是独立的支持部门,但是它的工作有“救火”类型的特第1页共4页殊性,以及中长期的大改造。立型职能——更侧重在日常工作的标准化,通过不断标准化与优化,来改善每一个日常的工作,并且通过交叉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得到技能上的拓展。人事、行政、财务可分别使用其主要任务的服务型vsm,定义客户价值(tt/rft等),价值流,流动-通过识别浪费、标准化任务、缩减交付周期/提高一次合格率/提高人员效率,达成客户满意度价值链属性职能——侧重于如何将订单和信息更高效的处理完,然后释放到生产环节,通过分类标准化和均衡化来保证小团队的任务平稳进行,“单元化”在这个环节的运用十分重要。也可以制作主营业务的服务vsm/futurevsm,及改善对策。维稳及发展性职能——“救火队”处理突发事件,实施it作业标准化,缩减交付周期/提高一次合格率/提高人员效率,达成客户满意度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可视化的推进,保证按节点能够顺利完成。2制造型特别是装配性的生产的七大浪费可以通过掐秒表来得到分析,但是办公室的工作大部分与电脑,与思考和创造有关,如何能够识别和消除浪费其实后来我觉得不应该纠结于七大浪费对于办公室流程的一一对应的印证,反而应该更多的去观察,是什么阻止了我们识别浪费。我觉得这里就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流程和人员的平衡”我从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在推行既有精益系统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后来我才明白,我那个时候把流程看的很重,但是对于人员的培养,以及他们能力的建立,疏忽了,正如图中所示,我的天平并没有平衡。换句话说,在我们人员的接受程度还没有这么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必要把流程制定的这么细致完善,反而只要一个粗略的框架就已经足够了。所以我们回到刚才讨论的识别浪费和消除浪费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把流程设计的能够一下子暴露出所有的浪费,但是让人内心抵触产生抗拒的话,终究还是实行不下去的。另外一点,从实操的角度来讲,办公室流程的精益化,还第2页共4页是处在初级阶段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最近参加的leankata课程在这个部分,给我带来启发很大,于是我就按kata的套路来自问自答一下有关这个部分。愿景:能有一套系统持续不断的发现和消除浪费(100%增值)现状:有一些流程上的设定,但是流程是否最优,工作的效率等等完全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