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s\up7()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欧共体的成立;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欧洲货币体系欧洲统一大市场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联系现实,从简单知识入手,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2)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字材料、图片、新闻解读等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3)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欧洲一体化对欧洲公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学会体验历史的方法(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之一,区域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代价(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有和平共处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抛弃“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才能促进人类共同的繁荣欧洲联盟初具规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内容;欧盟的成立与扩大;欧元的诞生欧盟成立的历史意义;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教材分析二战后,面对经济的衰退和两极格局,欧洲为了自身的发展,建立起欧共体。随着欧共体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及欧盟的建立,欧共体从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一体化的内容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联系的加强,也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课内容分两目。第一目“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讲述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和欧共体的建立,以及欧共体成立后采取的进一步发展的四大措施。第二目“欧洲联盟初具规模”,主要讲解欧盟的建立和欧元的启用。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对欧洲一体化趋势的内容接触的并不多,但学生通过时政新闻经常看有关报道。为什么一体化会成为人类历史演进的又一趋势?一体化到底会给欧洲公民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学生会提出疑问的地方。所以,通过史料解析、新闻解读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体会一体化给欧洲带来的新变化,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新情境,让学生从现实入手,然后进入历史事实。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曲折。处理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新闻解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一体化过程中的曲折。教学方法1.图片导入法:通过“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给世界特别是欧洲造成的威胁入手,引出欧洲一体化趋势出现的必然性。2.问题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史料解析、新闻解读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进而传授新的知识。3.情境体验法:通过短片或是现场表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体会欧共体一体化给欧洲带来的新变化。\s\up7()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设计一: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可能性(2)必要性2.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欧洲煤钢共同体(2)欧洲共同体3.欧共体的发展(1)关税同盟的建立(2)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4)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1.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扩大2.欧元诞生3.欧洲一体化的意义设计二:\s\up7()导入设计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欧盟成立50周年的图片。导语:2007年3月25日,正值欧盟成立50周年之际,欧盟27个成员国在柏林举行盛大庆祝仪式。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是如何发生的?包括什么内容?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设计思路本课内容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学生通过时政新闻经常能够了解有关欧盟的报道。因此,宜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展示、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讲授新课一、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图片美国企图称霸全球苏联扩大自身在全球的影响问题:你从上面两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