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VIP免费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1/7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2/7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3/7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眼下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在全国的机关范围内,又掀起了学习杨善洲的热潮,我说的热潮当然不能和以前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比。杨善洲的事迹确有感人之处,一个地级领导干部能在退休之后扎根荒山植树造林几十年,为民谋福,体现了杨善洲的素朴本质。即退职不退责,仍将为民谋福谋利的责任放在心上,并付诸行动。我不将此事归结到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上,倒觉得这应该是每个曾经做过人民公仆的人都应具备的品质。可是,很遗憾,在我50余年的经历中,我只听到过老红军廿祖昌主动回乡务农;北大荒十万大军就地复员转业成为农场工人的感人事迹。这些原本为国为民立过功勋的人,谁都可以在新中国建国后享受优厚的待遇,然而,他们没有忘本,还是回归到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中。这对少年时期的我,在这感人事迹的影响下,当时就萌发了一颗实实在在,真心真意为国为民默默出力报效、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前程的拳拳之心。然而,现实展现的是另一面:我们曾经树起了不少的英雄楷模;曾经掀起了不少的向先进人物学习的热潮;曾经为这些事迹和人物感泣泪下。可是,这些曾经并没有给现实带来国人道德品质提升、社会风气好转的预期效果,个中原因有人思考过吗。我想,一个最直观、最浅显易见的原因就是那些站在台上号召大家学习先进人物和事迹的领导、或领导们(不是全体),只是把这当作一种形式,一个程序,走完拉倒;或者是要求别人学习,自己可以例外,享受的享受,谋私的谋私。他们在台上做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报告时,可以慷慨激昂;可以声情并茂;甚至可以声泪俱下;他们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做过许多与党的宗旨和自己崇高理想相违背的行为而脸红。为什么建国以来,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从天津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受贿几十万元,到原XX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建受贿几百万元,再到前不久才被判死刑的XX市副市长许迈永贪污受贿上亿元。反贪反到现在,贪污贿赂的数额越来越大;学习学到现在,势利小人、封建意识越来越重。为什么。我相信,每个有良心的公仆们,都会和我感同身受,愿意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报务。要做到第1页共7页这一点,最起码的衡量准则是能够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无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因此,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活动,绝不能流于形式,摆样子、走过场,因为每项活动我们花的都是国家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形式主义已经成为我国民众痛恨的社会公害。每个领导干部在台上并不需要慷慨激昂,长篇大论,他只要讲一句话从我做起。并且确实做到了,我们的党风、社风好转才有希望。我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也是吃公务饭,用纳税人钱的公仆队伍中的一员,所有言行同样体现人民群众对公仆队伍的印象,形象,特别是在行使自己的职责时,更应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做一个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公务人员。范文二:杨善洲,杨书记,他生前离我们不远,就在隔壁的XX县区。他退休前是XX县区地委书记,退休后马上成了一个扎根深山,义务植树的山民。他挽言谢绝省领导让他到昆明定居享福的好意,无怨无悔地上山植树二十二年。为的就是一个承诺,因为他在位期间不专门为自己的小家乡特意做事,他更不为自己的小家谋过什么私利,他当官是为全地区的老百姓谋福利。退休了,他要履行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为家乡做一二件好事。经过考察,杨善洲决定为大亮山种树。因为,以前乱砍乱伐,山已经变秃,水土流失,村民难以脱贫致富。你们搭窝棚,找工具,找树种,你们与村民协商共享成果,你们的方案得到了附近村民的支持。可是山上很清苦,你们冒着风雨,你们顶着烈日,你们育苗,你们种下一棵棵松树、果树、茶树;;一亩又一亩,山绿了一座又一座。总共植了近七万亩的树林,价值三亿多元。你还为附近的村庄修了路,通了电,让村民们脱贫致富。去年云南多处干旱,你们种树的地方却水常流,保护环境,保住水源的效益让老百姓看到了你们的功绩。你做的这一切,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一个承诺,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一辈子为人民服务。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