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学重点1.清政权的建立和清统一全国。2.清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军机处的设置和清初的文字狱。●教学难点1.八旗制度。2.议政王大臣会议。3.军机处。女真族发展简表:唐朝两宋靺鞨一、清朝的建立及清军入关:1.满洲的兴起:(1)满洲是由东北的()人发展而来的,明朝初年,东北女真人的建洲等部,归()管辖;(2)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以()为据点,经营三十多年,用()统一女真各部。影响:结束了女真社会的长期分裂、割据和动乱的局面,客观上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3)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制度。内容: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性质: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作用: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建立:()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史称“后金”,定都();(2)势力的发展:①后金为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誓师攻打明朝;后来,后金将都城迁到();②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采取的措施:军事: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各部,势力不断扩大;政治:改族名为(),在()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注:满洲在辛亥革命后称满族3.清军入关和统治全国的开始:(1)清军入关:1644年,多尔衮率领大军南下,以明将()为前导,打败农民军,进占北京;(2)不久,清()迁都北京,开始了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二.清朝巩固统治的措施:1.军事上:剿灭农民军和明朝残余势力,统一全国(1)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得到了北方的()、()的响应,最后镇压了农民军;(2)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陆续消灭南明的小朝廷,至此,清朝基本上统一中国;2.政治上: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用心爱心专心125号编辑1原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决定军国大事,使皇权受到限制;设立:()时设立;①目的:②特点:“亲信充任、皇帝裁决、跪受笔录、传达执行”③结果: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时撤销④影响: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2)严酷的文字狱(清代最甚)①目的:压制汉族人民的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②影响: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布置作业]1.关于八旗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努尔哈赤创建于清朝建立之初②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③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④推行于女真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可从五个方面把握:①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②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和人民。封建社会加强思想统治简表朝代措施目的秦朝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③中央机构:秦始皇设三公九卿,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④官吏选拔制度: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八股取士。⑤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亡,藩镇割据势力的用心爱心专心125号编辑2强大与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