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生物《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材的简要分析《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Ⅱ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突变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遗传和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整堂课在知识呈现上,按照“原理再现──方法认知──图解对比──实例分析”的设计思路,简要说明超越已有的局限性是遗传育种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原理(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2.能力目标(1)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以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2)尝试运用遗传和变异的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体验科学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认同人类对遗传育种技术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在应用2.教学难点:(1)预计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理解两种育种方法和优缺点;(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四、教学具体方案及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复习提问】通过前面5章内容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生物体产生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分别指的是什么?2.预习新课后,,能否解决下面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学生以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结果】学生A:我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种的具体步骤是这么操作呢?现有普通小麦有两个品种,高产易染锈病(AAbb)和低产抗锈病(aaBB),如果要想得到高产抗锈病的优良品种(AABB),你可以采取哪些试验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写出自己想到的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方法越多越好。学生B:先用两个亲本杂交,然后再用Fl代进行自交,F2代中就会出现纯合的高产抗锈病的植株。(边陈述边写过程)学生C:F2代高产抗锈病植株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如何判断它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呢?学生D:从F2代中选择采种,种下去再经过自交选种,如此反复几次汰劣留良的选择,就可以得到纯合的品种了。教师从旁指导、引导、点拨。(讨论片段二):学生E:我们小组选择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等方法。老师反问:单倍体育种怎么操作?学生F:先让两亲本杂交,再用子一代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追问:这里培养的是什么细胞呢?学生G:体细胞。学生H:配子。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中,获得知识。【点拨】这个遗传图解是从性状的角度来阐述杂交育种的过程,有没有更简洁的遗传图解呢?追问:配子是什么细胞呢?学生H:生殖细胞,这里是花粉细胞。追问:花药离体培养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J: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培养的一个步骤而已,不能归类为一种育种方式。)第一组:杂交育种亲本高产易染锈病×低产抗锈病↓第一代高产抗锈病↓第二代高产抗锈病高产染锈病低产抗锈病低产染锈病【基因型遗传图解】P高产易染锈病低产抗锈病AAbb×aaBB↓配子AbaB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用基因型的方式来表示。)↘↙FlAaBb(表现型高抗)↓F2基因型:ABAbbaaBaabb表现型:高抗高染低抗高染(不能,因为F2中有杂合子,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学生提供了两个方案:①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②测交:让F2中高产抗锈病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得到的全是高产抗锈病的个体就证明F2中AB是纯合子。)一、杂交育种(板书)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