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课上节课我们讨论了糖类的代谢,大家明确了糖类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那么,脂类和蛋白质呢?这节课咱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出题)教学目标达成二、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复习提问:(1)脂类主要由哪几种元素组成?(2)脂类主要包括哪几类?(3)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什么?学生回答:(1)C、H、O还有N、P;(2)脂肪、类脂、固醇类等;(3)脂肪(一)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教师演示:用多媒体演示人的消化系统及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并提出“脂肪在消化道内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讨论:胆汁、肠脂肪酶、胰脂肪酶的分泌场所和生理作用。师生归纳:(板书)教师强调: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消化液,经总胆管流入小肠,其中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因此,胆汁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小的脂肪微粒。教师设疑:小肠中的甘油和脂肪酸是否与葡萄糖的吸收过程相同呢?学生讨论:(1)葡萄糖是由小肠绒毛中的什么吸收的?(2)甘油和脂肪酸主要是被小肠绒毛中的什么吸收?(3)甘油和脂肪酸是如何进入血液的?教师强调:小肠内的大部分甘油、脂肪酸先进入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再随淋巴循环汇入血液循环,而小部分的甘油、脂肪酸直接进入小肠中的毛细血管。师生归纳:(板书)(二)脂肪在体内的变化学生阅读:P69“脂类代谢”教师指导:根据上述板书加点的“脂肪”二字列出如下提纲:(1)小肠内的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后,大部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血液中的脂肪随血液循环将储存在哪些组织和器官?(3)脂肪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发生何种变化?学生讨论:结合教材图表分析。师生归纳:(板书)(三)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教师演示:出示题例投影片。[例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脂肪肝”的原因()A.肝功能不好B.高血糖膳食C.磷脂合成减少D.胰岛素浓度过高学生讨论: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脂肪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师生归纳:1.脂肪肝形成的原因:①肝功能不好;②磷脂等合成减少。2.脂肪肝的发病机理:肝脏不能把多余的脂肪合成脂蛋白,多余的脂肪就不能顺利地从肝脏中运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形成脂肪肝。3.脂肪肝的防治措施:①合理膳食;②适当休息和活动;③吃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教师强调:(1)磷脂是脂蛋白的重要合成原料;(2)脂肪肝长期发展下去能使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最后造成肝硬化。(四)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复习提问:(1)蛋白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2)蛋白质有哪些主要功能?(3)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1)C、H、O、N,还有P、S等;(2)组分、催化、运输、调节、免疫;(3)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教师演示:用多媒体演示人的消化系统及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提出:食物中的蛋白质是如何在消化道内分解变化的呢?学生讨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肽酶的分泌场所和催化作用(渗透酶的专一性)。师生归纳:(板书)学生讨论:(1)胃蛋白酶随食糜流到小肠能否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为什么?(2)胃中的胃蛋白酶和小肠中的胰蛋白酶能否直接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为什么?(3)糖尿病人的常用药胰岛素能否口服?为什么?(胰岛素为蛋白质)教师设疑:小肠中由蛋白质消化来的氨基酸的吸收过程与吸收方式与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的哪一条途径一样呢?学生讨论:(1)是主动运输还是自由扩散?(2)是进入血液还是淋巴?师生归纳:(板书)教师强调:氨基酸同葡萄糖的吸收方式与途径完全一样,都是通过主动运输直接进入血液的。(五)氨基酸在体内的变化学生阅读:P70~71“蛋白质代谢”教师指导:列出如下思考提纲(1)氨基酸在体内有哪四种变化?(2)人体内有哪八种必需氨基酸?(3)氨基酸怎样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学生讨论:结合教材的文字和图解找出氨基酸的四条去路和八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氨基转换”和“脱氨基”作用的机理,并说明氨基酸提供能量的条件和过程。学生回答:氨基酸的四条去路(1)直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特殊蛋白质。(2)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3)通过脱氧氨基作用把氨基酸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