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整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历史线索,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线索、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2.通过比较清朝文字狱和秦始皇焚书坑儒,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境内一个古老的民族,努尔哈赤是女真的杰出领袖。2.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学难点: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几项政治制度。教学过程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⑴明初,东北女真人的建州等部,归奴儿干都司管辖。⑵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各部。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2.八旗制度⑴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⑵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⑵后金为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誓师攻打明朝。几年之间,明朝丧失辽东七十余城。⑶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了对明朝的攻势。4.皇太极改国号为清⑴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⑵皇太极继续对明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⑶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1.清军入关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⑵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打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李自成失败。⑶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2.统一中国⑴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迎降,勾结清军。⑵南明小朝廷灭亡,清军基本上统一中国。三、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用心爱心专心1.议政王大臣会议⑴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⑵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2.军机处⑴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⑵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⑶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⑷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四、文字狱1.目的: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2.危害: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