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表达.交流知趣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解说事物时增加趣味性,提高文章吸引力。过程和方法:学习运用数字.比喻.拟人.比较等方法生动的解说事物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交流的美感。重点难点重点:能写富有知趣的文章。难点:知趣的类型和方法。教法选择自读感悟法课型新授课前准备多媒体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55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导入新课:引出两个问题:(1)什么是知趣,知趣有几种类型?(2)怎样做到有知趣?.2.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二、指导学生先学对学生先进行学法指导(1)同桌之间交流,了解什么是知趣。(2)准备“说明武器库”。(3)练习写作,同学中交流。(4)完成交流,完成本单元内作文。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带着以下面两个问题进入教材浏览学习,感受教材:(1)什么是知趣,知趣有几种类型?(2).怎样做到有知趣?(3)如何写出有知趣的文章?四、检查学习效果1.提问:读了教材以后,你觉得什么是知趣?本单元的课文《芙蕖》《荔枝图序》,以及前面学过的1导入新课,明白课题内容2.了解学习目标3.倾听学法指导看投影,听老师要求,掌握先学方法及明确每一环节的学习任务。4.浏览课文,学生自学5.检查先学效果。师生探什么是知趣。6.学生讨论,明白知趣类型1讲故事导入新课。2.媒体展示学习目标3.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具体学法指导。学生4.巡视指导。5.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并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6.教师提问。《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我们这双手》《细菌的启示》《东施效颦话语词》,都是说明性或包含说明性成份的文章。说明性文章主要给读者以“知识”,写得平实,就容易读懂。但一味只是解说知识,读起来就比较乏味,如果在讲述知识的时候,增加一些趣味,对读者就有了吸引力。吸引读者的这种趣味,就是“知趣”,也就是知识的趣味。知趣与情趣不同。情趣以感情为主,知趣以知情为主,把抽象的知识说的具体可感,把枯燥的事说的新鲜.不呆板,把复杂的事说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2.探讨:怎样做到知趣?知趣以知情为主,把抽象的知识说的具体可感,把枯燥的事说的新鲜.不呆板,把复杂的事说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3.如何写出有知趣的文章?安排活动,指导学生写作,(1)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有关容,了解说明性语言的特点。(2)在课文中都常用了哪些说明了方法,然后进行课堂讨论。(3)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熟悉的事物,运用多种说明了方法进行生动说明。(4)要求学生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培养科学理性精神。4师生小结:吸引读者的这种趣味,就是“知趣”,也就是知识的趣味。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重点讨论:(1)除了数字.比喻.拟人,你还知道哪些说明的武器?(2)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事物,用数字和其它“武器”写一篇说明性文章。六、当堂练习学生练习写作,具体要求:1.使用的武器不少于两种。2.以知识的正确性为前提,尽量写得有趣些。3.600字以上,题目自拟。4.写好后小组交流,评一评谁的“武器”用得好。七、布置作业7.学生讨论,明白知趣8.教师指导学生当堂练习,热烈参与讨论。9.教师巡视指导10.课外作文要求的了解。7.探讨形成对知趣的理解。8.学生练习写作。9.学生写作。10.学生练习作业设置学生完成本次作文教学等级评价(A/B/C/D)反思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