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出发,分析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资本多数决策原则的滥用;中小股东自身的原因;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从而提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对策:完善累积投票制度;完善表决权代理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完善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关键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资本多数决策信息披露制度引言:在股份公司的股东成员中,由于中小股东不像控制股东那样在公司中占据着控制支配地位,所以中小股东的利益随时有可能受到大股东根据自身经济利益所做出的决策以及其他不正当交易的侵害。因此,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势在必行。一、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近年来,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如著名的春都股份、大庆联谊、美尔雅等事件向我们展示了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系列重大案件。大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压制中小股东,通过虚假出资、操纵发行价格、操纵利润分配、操纵信息披露、侵吞公司和其他股东财产等方式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小股东的权益几乎处于无法保护,无力保护的边缘。(一)中国股权的现状据有关的调查资料,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比例在30%以上的有80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1%;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有455家,占40%;有85家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70%以上,占7%。另外,调查范围内的1135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股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权的49.9%,第一大股东所占的平均股权比例为43.93%。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小股东成为弱势群体。(二)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第1页共5页大股东往往利用其在公司的控股的优势地位,直接向本公司借款且拖欠往来的项目款项,造成公司财务状况紧张,并利用利润转移,分红掠夺,利润操纵等手段侵占公司资产,侵害中小股东权益。(三)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大股东在母子公司之间以转移支付,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等方式实施利润的转移和操纵,以此来逃避中小股东和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督,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收益。二、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一)资本多数决策原则的滥用。资本多数决策原则,是指股东大会依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的意志作出决议,法律将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的意思视为公司的意思表示,并且大股东的意思表示对中小股东产生拘束力,资本多数决策原则是股东大会运营的根本原则。根据此原则,股东的表决力与所持股数成正比,股东持股越多,权利越大。公司的运营是靠资本决策原则进行的,因此公司的财产权、管理权实际上是被少数股东所控制,在董事会中心主义的今天,公司事实上被少数控股股东所选举的董事会所控制。董事由控股股东选任、控股股东控制董事会选任的经理。他们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根据控股股东的指令开展经营活动,控股股东的意图不可避免地渗入到公司行为之中。控股股东可能迫使公司牺牲自身利益,从事有利于控股股东的不正当交易,如通过增资、关联交易、资产置换、溢价出让控制股份等方式,致使中小股东蒙受经济损失。(二)中小股东自身的原因现代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众多,多数中小股东的持股比例很小,往往只关心股利分配和股票涨跌,缺乏参与治理公司的热情,他们常常通过观察股票价格的波动,抓住时机转让股份,获得股份转让的价差来实现资本的增值或减少损失。还有些中小股东虽然愿意出席股东大会,参与表决,但由于成本太高,再加上公司经营者对表决权的收买和对中小股东出席股东大会的不当限制,使得中小股东的呼声难以在股东大会上得到表达。第2页共5页(三)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控股股东作为发行者是证券的出售方和市场信息源,对自身经营财务状况、信用能力、实际盈利水平等影响证券质量的信息有着最真实、最充分的了解。但广大中小股东作为投资者是证券的购买方,他们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发行者对外公开的各种资料和报告。而证券市场上披露的信息中虚假不实信息居多,不少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股票高价发行上市,进行虚假包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