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标准练2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213页1.[2020·潍坊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的中央学府是国学、太学,里面有大量的留学生,“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唐代史书还记载新罗、渤海等国向唐廷请求中国书籍的故事;而朝鲜半岛的国家,言及经典常常首先历数中国的儒家经典。——摘编自孟宪实《大唐“朝贡”外交真相》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由于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向“西”看。无论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是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华文化遭受相当冲击,西方思潮在中国泛滥。——摘编自田军《(辛亥百年)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材料三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大流行”的关键时刻,中国在全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克服自身困难,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贡献给各国的,不仅是宝贵的防疫窗口期和雪中送炭的物资援助,更有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合作精神。中国科研人员迅速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并向世界公布;中国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抗疫经验,钟南山等一批中国专家频繁与东盟、中亚、欧洲、美国的有关专家进行连线交流……得益于中国的抗疫努力,世卫组织专家表示,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摘编自辛识平《全球抗疫彰显中国之“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援助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意义。(7分)解析:(1)根据“还记载新罗、渤海等国向唐廷请求中国书籍的故事;而朝鲜半岛的国家,言及经典常常首先历数中国的儒家经典”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说明了唐朝高度的制度和文化自信,传播了中华文明,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形成中华文明圈和推动东亚文明的整体发展。(2)特点:根据“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向‘西’看”可知是向西方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原因:根据“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并结合所学可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3)根据“中国贡献给各国的,不仅是宝贵的防疫窗口期和雪中送炭的物资援助,更有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合作精神。……得益于中国的抗疫努力,世卫组织专家表示,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可知,中国援助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利于增强世界战胜疫情的信心,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显示出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答案:(1)意义:体现了唐朝高度的制度和文化自信;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圈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利于东亚文明的整体发展。(2)特点:向西方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原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重;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的推动;传统文化难以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3)意义: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增强世界战胜疫情的信心;显示出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2020·汕头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结果,一是实现了“国家减贫”,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开始缩小,财富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均衡分配,带来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关系的调整。二是财富在国家内部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去工业化”导致蓝领工人的衰落。两种不均衡带来的结果是全球化的进程遇到了反全球化的阻力。——摘编自孙兴杰《贸易战的本质是旧有全球治理滞后于全球化进程》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