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意识的含义,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能力方面,使学生通过对意识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其进行的概括,继续体会学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比较能力。觉悟方面,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教学重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难点: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学生往往把“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理解上述三方面就比较困难。教学设想:分清两个层次:一是人脑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二是客观事物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突出三个重点:意识的三组类型。创设教学情景,采取对比讲述综合抽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议论与讲解中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讲授与谈话、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但世界上还有另一类现象,即意识现象。那么什么是意识呢?这就是本框要学习的内容。(新课教学)一、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板书)首先要求学生看书阅读教材5分钟左右并提出问题:①什么是意识?意识的含义教材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意识的本质是什么?②人的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吗?③对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教材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④从意识的本质看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为什么?1、什么是意识?(板书)(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设问:先有自然界还是先有人的意识?人的产生过程说明什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人的产生过程说明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早已被科学研究所证明。)设问:同学们听说“狼孩”、“豹孩”、“熊孩”、“猪孩”吗?,他们为人所生,他们能形成人的意识吗?为什么?08年8月25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阿根廷有一只名叫“中国”的义犬抚养弃婴,成媒体明星。获救弃婴的母亲是个仅14岁的少女,分娩后一时惊慌,将婴儿丢弃在满是木箱和垃圾的荒地上。小狗“中国”发现了这个被遗弃的女婴,不知用什么办法将这个婴儿带回50米外自己的狗窝,和自己的小狗崽们养在一起。小狗“中国”的主人在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后闻声在在狗窝里发现了女婴,当时孩子身上还盖着一块布。如果不是发现得早,这个弃婴早被冻死,即或存活下来,他能有人的正常意识吗?为什么?讨论:“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不会进化为人,也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通过上一节我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世界?这段话的意思在告诉我们什么?(物质世界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也就是说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起源正说明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设问:人为什么有意识而动物无论如何聪明也不会有意识呢?(2)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用心爱心专心1人脑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和非常特殊的生理活动,这种结构和活动决定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再聪明的动物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也只能称为本能。(3)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板书)设问: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吗?意识是怎样形成的?有了人脑并不不等于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先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然后在实践中人脑才能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