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2)通过读图能简要分析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3)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4)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读图分析,使学生掌握马六甲海峡在世界运输中的重要地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经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2)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特点。(3)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地形、河流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国吗?它位于哪个地区?(学生回答)明确: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国,它位于东南亚地区。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东南亚。二、新课学习(一)重要的地理位置(1)东南亚的范围活动:1.在图中找到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学生读图找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东帝汶等国家。(学生找出东南亚的国家)明确:内陆国:老挝临海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岛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2)纬度位置出示东南亚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明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南纬10°到北纬23.5°之间的热带。(3)海陆位置东南亚地处连接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探索: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1.1.马六甲海峡连接哪两个大洋?(学生读图说出)明确: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2.从地中海出发的商船运送葡萄酒到上海,在图中找出最短的航线。(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地中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上海。3.讨论:为什么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之一?(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的重要枢纽。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播放视频:《马六甲海峡》(4)地形和河流读图活动: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看它们的流向是怎样的?河流之间是什么地形?(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河流之间是山地,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在河流的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强调: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中国境内,向南注入南海。读图活动:马来群岛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马来群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河流受地形的影响,大多河短流急。(5)岛屿众多东南亚是世界上岛屿较多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想一想:为什么把印度尼西亚称为“火山国”?(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印度尼西亚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火山、地震频繁。拓展延伸:歌诀记忆东南亚的地理状况“南洋”东南亚,共十一国家;最大群岛国,印度尼西亚。欧洲向东行,必经马六甲;印太两洋间,“十字路口”卡。半岛山河间,分布呈纵列。(二)人口和城市分布活动:1.东南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为什么东南亚的人口多分布在这些地区?(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1.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城市也主要分布在这里。2.因为这些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展示图片:马六甲的华人街讲解:东南亚的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有3300多万人,占世界外籍华人和华侨总数...